普通高校三大球课堂情境兴趣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3-28 13:11
本文关键词:普通高校三大球课堂情境兴趣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普通高校体育课在大班制教育和短课时的背景下,存在学生喜欢三大球运动而不喜欢三大球体育课的现象。本项研究以情境兴趣作为分析和研究的起点,探讨如何增加学生的乐学情绪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个体兴趣。基于教育学学习理论、运动项目发生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构建三大球课堂情境兴趣理念。从学生对三大球偏好的情境路径依赖、课堂教学内容情境,挖掘三大球课堂中导致情境兴趣刺激源变量的要素,在操作层面给三大球课堂情境兴趣优化的创设,进而为如何激发学生三大球课堂兴趣和课堂参与的内生动力提供具体的抓手和参考。 研究结论如下: 1.三大球课堂情境兴趣优化的核心理念,是创设和建构三大球运动项目自在趣味性情境要素与学生对项目的致趣点融合、练习任务难度与学生能力相匹配的情境。 2.学生对三大球偏好行为的情境依赖不一。具体表现为:(1)观看、喜欢与运动参与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喜欢不能简单的等同于运动实践参与。(2)运动参与和运动兴趣的发生和发展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3)运动实践参与导致运动兴趣发生与学生体验三大球运动项目情境的整体性和集体情感仪式分享密不可分;(4)个体因素、群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形塑了学生三大球实践偏好行为的发生。 3.学生对三大球偏好行为的宏情境依赖是球趣及其不确定性、集体的仪式情感能量分享。普通高校篮球课堂情境兴趣优化就是要建构对抗下的情境、争夺球权拼抢的情境、比赛的情境,能提供给学生投篮机会的、投传运突组合的复杂情境;排球课堂情境兴趣优化应该结合排球比赛情境、结合球的练习以及能接住,打过去为目标;足球课堂情境兴趣优化中要围绕球权的拼抢情境、推进情境和射门情境而展开;三大球课堂教学中中还要注意器材软式化以及练习任务要求尽可能与学习个体特征、能力水平相匹配。 4.三大球课堂情境兴趣优化的教学案例支持了三大球课堂情境兴趣优化理论的实效性。三大球情境兴趣教学案例实践表明,构成体育情境兴趣维度的愉悦感、注意力、挑战性与三大球课堂情境兴趣的相关性很高。而体育情境兴趣维度的探索性偏向于认知方面,新颖性分数的高低也与准备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相关,不能强有力的解释三大球主体课堂情境兴趣的高低。
【关键词】:普通高校 情境兴趣 体育课堂 优化 三大球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807.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目录9-12
- 1 前言12-22
- 1.1 研究渊源与问题的提出14-18
- 1.1.1 研究导源于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14-15
- 1.1.2 源自于对体育教学现实中过分重视“律规性”的反思15-16
- 1.1.3 来自对三大球传统教学思维方式的批判性思考16-17
- 1.1.4 问题的提出17-18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8-19
-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19-20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20-22
- 2 文献综述22-41
- 2.1 有关兴趣的论述22-26
- 2.1.1 兴趣的界定及其分类问题22-23
- 2.1.2 有关兴趣分类的梳理23-24
- 2.1.3 兴趣深入研究过程中凸显情境兴趣的重要性24-26
- 2.2 非体育领域情境兴趣的概念及其研究态势分析26-32
- 2.2.1 情境兴趣的界定27
- 2.2.2 非体育领域中情境兴趣研究态势27-32
- 2.3 体育领域情境兴趣的概念及其研究态势分析32-41
- 2.3.1 体育情境兴趣及其三大球项目情境兴趣的界定32-33
- 2.3.2 国外体育情境兴趣相关研究文献综述33-36
- 2.3.3 国内体育情境兴趣相关研究综述36-39
- 2.3.4 体育情境兴趣研究小结39-41
- 3 研究核心术语的界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41-47
- 3.1 核心术语的界定41
- 3.2 研究对象41
- 3.3 研究方法41-47
- 3.3.1 理论演绎与实践归纳法41-42
- 3.3.2 文献资料法42
- 3.3.3 质性研究法42-45
- 3.3.4 案例分析法45
- 3.3.5 实验法45-46
- 3.3.6 量表测试法46-47
- 4 三大球课堂情境兴趣优化的理论架构47-71
- 4.1 课堂情境兴趣出场的多学科理论与实践依据47-55
- 4.1.1 情感、非理性、非智力因素等多学科对情境兴趣的阐释支持47-51
- 4.1.2 凸显情境是有效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51-53
- 4.1.3 解决学校体育问题的路径依赖——情境教学53-55
- 4.2 三大球运动项目课堂情境兴趣优化的理论架构55-71
- 4.2.1 人类行为动力学理论58
- 4.2.2 情绪发生机制假说:需要、预期假说58-59
- 4.2.3 情感教学模式理论:情境依赖59-60
- 4.2.4 主体习得性行为和技能自主生成性的复杂情境依赖60-63
- 4.2.5 运动项目情境的自在趣味强化原理和橡皮律定律63-64
- 4.2.6 三大球运动项目的发生学情境考察64-71
- 5 普通高校学生对三大球情境兴趣的质性研究71-94
- 5.1 普通高校大学生对运动项目兴趣的质性研究71-82
- 5.1.1 学生对篮球运动感兴趣的质性解析71-76
- 5.1.2 学生对排球运动感兴趣的质性解析76-79
- 5.1.3 学生对足球运动感兴趣的质性解析79-82
- 5.2 三大球运动实践参与和偏好行为发生的路径转化与情境依赖82-87
- 5.2.1 观看、喜欢、欣赏与实践运动体验的关系82-84
- 5.2.2 运动参与与运动兴趣建立的复杂关系84-86
- 5.2.3 三大球实践行为偏好单—外部控制模式86-87
- 5.3 学生实践体验取向的解析87-94
- 5.3.1 学生实践体验取向的项目发生学致趣要素87-88
- 5.3.2 三大球运动项目蕴涵的群体情感仪式分析88-90
- 5.3.3 学生实践体验取向的有效教学情境90-94
- 6 三大球课堂情境兴趣优化实践94-109
- 6.1 三大球课堂情境兴趣优化的案例及其实证94-105
- 6.1.1 课堂情境兴趣优化的西南科技大学排球改革个案(案例一)94-96
- 6.1.2 篮球抢、打断球技术的课堂教学实验(案例二)96-99
- 6.1.3 学生排球课堂情境兴趣的实验案例(案例三)99-102
- 6.1.4 足球课堂情境兴趣的案例(案例四)102-105
- 6.2 三大球课堂情境兴趣优化的教学案例、实验案例的分析与讨论105-109
- 6.2.1 三大球运动项目教学内容整体要素情境饱和度的课堂情境兴趣优化105-106
- 6.2.2 缄默知识视角下对课堂情境兴趣优化教学案例的解释106-107
- 6.2.3 课堂情境设置难度与个人能力的匹配107
- 6.2.4 有关情境兴趣维度中的新颖性解释107-109
- 7 结论与研究不足109-111
- 7.1 研究结论109-110
- 7.2 研究不足110-111
- 致谢111-112
- 参考文献112-118
- 附录118-121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2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元,周登嵩;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及其提出的基本思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白炳贵;体育情境教学模式理论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李进;;体育情境教学实施的困惑因素及发展途径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4 李洪玉;徐良森;张龙梅;;情境兴趣的研究进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3期
5 孙南;钟宇;;不同田径教学内容对学生情境兴趣激发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6 章凯;兴趣的自组织目标-信息理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7 李吉林;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情境教学[J];江西教育;2001年01期
8 之光;国外情感教学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对教学过程本质的再认识[J];教育科学研究;1987年02期
9 章凯;兴趣与学习:一个正在复兴的研究领域[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李杰凯;;从“运动制胜”到“运动致趣”向俗回转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普通高校三大球课堂情境兴趣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72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