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3 04:32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群体,对于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而言,每个人都从属于多个现实群体和网络虚拟群体。群体是具有心理学意义的动力有机体,群体成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群体以及群体其他成员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归属的各类群体既可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教育者通过发挥群体动力功能,实现群体自我教育,从而促使大学生产生思想和行为的转变,推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领域里,教育面对的群体呈现出不同特征,群体动力呈现出不同特点,群体动力的利用策略也因群而异。一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堂里,学生群体由具有丰富知识和信息资源的个体组成,其群体动力能够激发学习动机、促进认知发展并生成群体智慧,而互助协作学习的引入最大程度开发和利用了课堂里学生群体的动力。二是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常见的群体动力有凝聚力、驱动力和耗散力。凝聚力是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只要群体发展方向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那么群体的凝聚力越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越好;驱动力是群体对个体的推动,个体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和外化;耗散力是群体对个体的拒斥,是会分散群... 

【文章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研究


图6-1思政课教学中的互动关系??关系之一:网络教学平台上的互动是课堂互动的延伸和补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途径的思考[J]. 李红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19(29)
[2]新集体教育:时代的呼唤[J]. 唐西胜.  教育观察. 2019(14)
[3]互动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热运用与冷思考[J]. 庄三红.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03)
[4]基于网络集群行为的负面信息传播收敛效应分析[J]. 兰娟丽,雷宏振,杨洋.  学习与探索. 2019(03)
[5]大学生网络社群生存样态分析与应对策略[J]. 董盈盈.  思想理论教育. 2019(02)
[6]课堂教学实践场域内师生互动:冲突与重构[J]. 毛清芸,陈旭远.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04)
[7]社群经济时代新兴网络社群的特点及其影响[J]. 周琼.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互动教学方法研究[J]. 王国学,顾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24)
[9]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技术热”的思考[J]. 张燚,阎占定.  思想理论教育. 2018(10)
[10]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功能定位[J]. 黎世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19)

博士论文
[1]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 江卫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休闲徒步群体的群体动力效应研究[D]. 旷晓琴.广西师范大学 2017
[2]群体动力视角下建筑业管理者不安全行为研究[D]. 李静.重庆大学 2016
[3]网络群体互动情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 苏洁湄.西南科技大学 2015
[4]群体性事件中无直接利益者的行动逻辑[D]. 杨阳.郑州大学 2015
[5]群体共享情绪放大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 唐辉一.宁波大学 2015
[6]任务教学下外语课堂学生群体动力的动态发展变化[D]. 孟文.太原理工大学 2012
[7]Web2.0环境下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群体动力机制研究[D]. 席亚卿.西南大学 2012
[8]合作学习中积极互赖的实验研究[D]. 刘吉林.山东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52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452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8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