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人—产”双重维度下当代苏南乡村空间发展研究 ——以无锡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23 08:44
  苏南自古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地区。无锡是苏南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苏南乡村发展的典型代表。当代苏南乡村经济发展,从费孝通教授首次提出"苏南模式"至今,已经迈过30余年。期间的社会经济发展轨迹虽有所调整,但本质上一直是强政府直接配置、干预,并以产业发展为主导的路径。在相关体制不甚完善的当下,因过度追求经济发展优势,片面追求产值效益,村民大众的生存空间往往被压制。形成苏南总体层面上的经济强势发展和乡村村民生活水平缓慢蒸蒸日上的典型"强政府、弱社会"现象。目前,在外资疲软的国际背景下,苏南无锡试图重启扩大内需的内生型经济发展时,因多年来的轻视村民生存质量,使得当前乡村民众自主创业能力相对薄弱,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经济转型的开展。在当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意味着除了提供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外,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的行为能力与城镇化进度的协调一致。为此,本文通过调研当今苏南村民家庭的生存选择能力和乡村产业发展近况的基础上,分析人、产共同作用下的乡村空间形态发展状况及内在影响机制。本文基于无锡市24个样本村的实地调研和产业大数据获取,采用量化实证与案例剖析相结合的...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人—产”双重维度下当代苏南乡村空间发展研究 ——以无锡为例


乡镇企业阶段的乡村空间发展

外向型经济,乡村,工业园区,苏南乡镇企业


导论???很强的集聚效益,,在市场主导下,为了??纷纷由村庄、集镇向城市或具有区位优势??镇的工业园区集中。苏南乡镇企业经过产??工业布局的主要形式,成为带动苏南乡镇??都有一个工业园区,有一些乡镇由于行政??或多园的格局(高妹芬,2002)。??非农产业和人口的空间集聚。首先,2000?????

扩大内需,乡村,乡村聚落,乡村工业


?乡??镇质量”的总体发展思路,为乡镇企业向中??心城镇集聚提供了发展机遇(图1.4)。??乡村聚落功能加速分化。随着一系列外资经济促进制度安排,城市化开始呈现新的??发展模式,即以外资经济为主要推动力的城市化模式(程俊杰等,2008)。伴随着苏南??进入了快速城市化时期,各级城镇空间规模快速扩张导致乡村空间的快速消退,乡村空??间从近郊向远郊不断退缩。地区间、城乡间和乡村内部生产要素流动加快,苏南地方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加快乡村工业集中,政府积极推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发展“园区??经济”,为乡镇企业转移构筑新的载体。苏南乡村聚落“三位一体”的功能开始解体,??乡村工业逐步从多数乡村聚落中剥离出来,并在镇域及其以上空间尺度内集中。乡村地??域功能分区日益明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庭视角乡村人口城镇化迁居决策特征与机制——基于武汉的调研[J]. 罗震东,夏璐,耿磊.  城市规划. 2016(07)
[2]基于空间重构视角的老工业区人地关系研究——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J]. 薛冰,张黎明,耿涌,任婉侠,逯承鹏,田旭.  地理科学. 2015(07)
[3]政策导向下的当代村庄空间形态演变——无锡市乡村田野调查报告[J]. 段进,章国琴.  城市规划学刊. 2015(02)
[4]《空间的生产》若干问题研究[J]. 刘怀玉.  哲学动态. 2014(11)
[5]苏南乡村人地空间组织与模式探究——以产权关系为视角[J]. 翁一峰.  城市规划学刊. 2014(06)
[6]中国地理学界人居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J]. 马仁锋,张文忠,余建辉,王岱,谌丽.  地理科学. 2014(12)
[7]苏南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体系中的政府责任[J]. 张建英.  学术论坛. 2014(07)
[8]高度城镇化地区乡村居民的城镇化意愿研究——基于常州市区的调查[J]. 罗震东,韦江绿,张京祥,严玲.  上海城市规划. 2014(03)
[9]开发区主导下的苏南乡村空间转型——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J]. 赵琪龙,郭旭,李广斌.  现代城市研究. 2014(05)
[10]城市人居环境的失配度——以辽宁省14个市为例[J]. 李雪铭,田深圳,杨俊,张峰,孔凡强.  地理研究. 2014(04)

博士论文
[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D]. 刘曙华.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过程与空间组织研究[D]. 李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2
[3]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D]. 马仁锋.华东师范大学 2011
[4]农户居住空间演变及区位选择研究[D]. 李君.河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论村民委员会监督机制的完善[D]. 杨璐.广西师范大学 2014
[2]我国劳动力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收入的影响研究[D]. 白利娜.山东大学 2013
[3]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武振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4]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监督研究[D]. 张颖.内蒙古大学 2010
[5]熵权—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层次分析法研究[D]. 费智聪.天津大学 2009
[6]农村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 陈名洋.湘潭大学 2008
[7]城市人居环境与产业结构关系定量研究[D]. 翟建青.辽宁师范大学 2006
[8]西安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优化研究[D]. 邢兰芹.西北大学 2005
[9]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评价研究[D]. 成文利.武汉理工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52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452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3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