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分税制下税权分配的法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05 03:18
  税权分配,究其本质,实则为一种制度安排,通过对财政资源进行配置,解决中央与地方财政权力的分配关系。在我国,存在漫长的央地财政关系的调整实践,目的就是探索集权与分权的最优边界。随着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收紧,政府的财政支出也不断增加。对此,我国愈发对税权分配有着迫切的制度需求,由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相继三次提出明确要求可见一斑。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税权分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法经济学源起于制度经济学,研究的重心就是关注法律问题在经济学与法学两种语境下的差异与统一,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寻找完美契合点。法律在其视野中,如同其他制度一样,具有经济学属性,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而税权分配作为制度表现,其内涵中既具有法学理念,也具备经济学意义,因此论文选择法经济学作为研究税权分配的视角和方法,这与法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是相符的。从当前的研究现状看,在法经济学领域中有关税权分配体制的研究甚显薄弱,因而本论文就此所做的学术尝试是具有创新性的。本文在研究时,基本沿袭了法经济学上“由经济到法律、再由法律到经济”的研究路径,以税权分配制度为研究对象,在理性选择理论的指引下,以效率...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分税制下税权分配的法经济学分析


税权分配的效用可能曲线

曲线,税权,总效率


从利益补偿的角度评价效率。即,当资源配置的状态部分人则受损,如果此时受益者的获益多于受损者就是有效率的。以此为准,当政策或者法律制度进行,也有福利减少的受众,只要福利增加的幅度能够多修改就是有效的。偿性标准来评价税权配置的效率,假设的前提同前述,以 B 表示地方政府(此处的讨论仅限于效率,而效用可能性曲线为 UP,变革后为 UQ。由于变革前后分别进行讨论。(图 3.2):UP与 UQ不相交,且 UP在下。当总效率可P 处行进至 Q 处,UQ>UP,且 UA的受益(QA-PA)>UB的效。

曲线,税权,总效率


图 3.3 降低总效率水平的税权分配的变革能(图 3.4):UP与 UQ相交。当总效率可能曲线发生变革时 Q 处,期间,变革之初,UQ>UP;变革继续进行后,随着制出现了 UQ<UP。因此对于(QA-PA)与(PB-QB)之间的大小情变化而得出,因而效率难以评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地税合并对营商环境的影响及其优化对策[J]. 周菲.  财政科学. 2019(01)
[2]简政放权、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27个省的经验证据[J]. 周久俊.  税务与经济. 2018(02)
[3]税收公平三重维度的价值重构[J]. 杨杨,郭瞳瞳,姜群.  贵州社会科学. 2017(11)
[4]对我国地方税体系模式和建构的思考[J]. 王乔,席卫群,张东升.  税务研究. 2016(08)
[5]我国税收收入分权改革问题研究[J]. 赵书博.  税务研究. 2016(08)
[6]建立增值税起征点的动态调整机制[J]. 卢阳,马之超.  税务研究. 2016(02)
[7]税收法定原则的核心价值与定位探究[J]. 刘剑文,耿颖.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8]地方税的定位逻辑及其改革设想[J]. 朱为群,唐善永,缑长艳.  税务研究. 2015(02)
[9]可持续的地方税体系之构建——以税权配置为视角[J]. 陈少英.  清华法学. 2014(05)
[10]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中国县级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实证分析[J]. 龙小宁,朱艳丽,蔡伟贤,李少民.  经济研究. 2014(08)

博士论文
[1]地方视野下的税权配置问题研究[D]. 卢阳.东北财经大学 2016
[2]财政分权与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研究[D]. 崔运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
[3]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法律经济学研究[D]. 陈正华.中央民族大学 2007
[4]明清王朝治乱循环的经济学分析[D]. 郭艳茹.山东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中国税收分权与地区经济增长:1998-2010[D]. 高玉.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69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569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e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