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与政治 ——集体土地制度的政治社会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9 01:22
土地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本文是关于“土地政治”的理想型探究。不同于产权范式的解构路径,本文立足于集体土地制度实践的内部过程与延伸脉络,阐释土地政治化的路径和机制,揭示基层政治秩序的深层基础和演化逻辑,进而回答复杂基层社会的善治秩序如何可能这一基本问题。土地是政治的起点。村庄视野中的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对象,具有总体性意义。在农民与土地的实践性关系中,村庄社会秩序实现再生产,土地的社会生命逐渐展开。土地与村庄形成本体性关联,并表达为土地秩序。土地秩序不仅吸附和沉淀了村庄生活政治的内容,而且需要面对和回应土地使用价值的实现需要,因而具有连带性、公共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土地秩序定义了农民与集体、国家和市场的关系,具有浓厚的政治底蕴。沿着集体土地制度的实践脉络,土地的政治化重构了基层社会秩序再生产机制,拓展了土地的原初意涵。具体而言,土地的政治化不仅通过政治过程激活村庄社会,而且将村庄社会纳入国家政治调控,推动土地市场化的稳健转型。首先,土地政治过程是土地政治化的基础,赋予土地政治化以嵌入基层社会的深度。土地政治过程内在于集体土地制度的实践过程,农民集体在政治过程中逐渐生成,并实现对土地秩序...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7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缘起
1.2 文献梳理
1.3 研究传统与理论资源
1.4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与章节内容
2 村庄土地的价值与秩序
2.1 乡土本色
2.2 土地价值
2.3 地权构造
2.4 土地秩序
3 土地政治的实践过程
3.1 集体的政治内涵
3.2 政治过程的动力
3.3 土地政治的过程机制
3.4 政治过程的辩证法
3.5 集体的政治性
4 土地政治的系统拓展
4.1 土地秩序的国家性
4.2 土地剩余的政治化
4.3 土地空间的政治化
4.4 政治系统的实践逻辑
4.5 国家能力的政治基础
5 土地、集体与市场
5.1 市场的层级与结构
5.2 内部市场的政治调控
5.3 外部市场的政治调控
5.4 土地转型秩序
5.5 集体的弹性
6 制度变迁与政治演化
6.1 从政治土地到权利土地
6.2 政治过程的断裂
6.3 政治系统的失衡
6.4 土地转型的失控
6.5 土地的去政治化
7 集体土地制度的政治学
7.1 政治的实践性
7.2 政治与治理
7.3 政治正义论
7.4 政治主体性
7.5 集体的政治生命
8 结论:土地、制度与政治
8.1 嵌入性与超越性
8.2 集体的自主性
8.3 制度模糊的政治逻辑
8.4 基层善治的辩证法
8.5 找回土地的政治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的论文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地权的基本内涵与地权模式的时空差异[J]. 熊万胜,毕菲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2]半工半耕与中国渐进城镇化模式[J]. 夏柱智,贺雪峰. 中国社会科学. 2017(12)
[3]“气”与阶层的“生活政治”——基于浙东平镇西村的调查[J]. 陈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4]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主体的实践样态与规范解释[J]. 姜红利,宋宗宇. 中国农村观察. 2017(06)
[5]明清时期地权秩序的构造及其启示[J]. 汪洋. 法学研究. 2017(05)
[6]村民小组:乡村治理的最小单元[J]. 李永萍,慈勤英.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05)
[7]县域视角下典型治理的成因与限度——以广西B县项目制实践为例[J]. 杜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8]论村级治理中的复杂制度[J]. 贺雪峰. 学海. 2017(04)
[9]论中国村庄结构的东部与中西部差异[J]. 贺雪峰. 学术月刊. 2017(06)
[10]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优势[J]. 贺雪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博士论文
[1]征迁政治[D]. 耿羽.华中科技大学 2013
[2]富人治村[D]. 袁松.华中科技大学 2012
[3]少数决定多数:土地视野下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历史与现实[D]. 毛刚强.华中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77660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7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缘起
1.2 文献梳理
1.3 研究传统与理论资源
1.4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与章节内容
2 村庄土地的价值与秩序
2.1 乡土本色
2.2 土地价值
2.3 地权构造
2.4 土地秩序
3 土地政治的实践过程
3.1 集体的政治内涵
3.2 政治过程的动力
3.3 土地政治的过程机制
3.4 政治过程的辩证法
3.5 集体的政治性
4 土地政治的系统拓展
4.1 土地秩序的国家性
4.2 土地剩余的政治化
4.3 土地空间的政治化
4.4 政治系统的实践逻辑
4.5 国家能力的政治基础
5 土地、集体与市场
5.1 市场的层级与结构
5.2 内部市场的政治调控
5.3 外部市场的政治调控
5.4 土地转型秩序
5.5 集体的弹性
6 制度变迁与政治演化
6.1 从政治土地到权利土地
6.2 政治过程的断裂
6.3 政治系统的失衡
6.4 土地转型的失控
6.5 土地的去政治化
7 集体土地制度的政治学
7.1 政治的实践性
7.2 政治与治理
7.3 政治正义论
7.4 政治主体性
7.5 集体的政治生命
8 结论:土地、制度与政治
8.1 嵌入性与超越性
8.2 集体的自主性
8.3 制度模糊的政治逻辑
8.4 基层善治的辩证法
8.5 找回土地的政治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的论文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地权的基本内涵与地权模式的时空差异[J]. 熊万胜,毕菲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2]半工半耕与中国渐进城镇化模式[J]. 夏柱智,贺雪峰. 中国社会科学. 2017(12)
[3]“气”与阶层的“生活政治”——基于浙东平镇西村的调查[J]. 陈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4]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主体的实践样态与规范解释[J]. 姜红利,宋宗宇. 中国农村观察. 2017(06)
[5]明清时期地权秩序的构造及其启示[J]. 汪洋. 法学研究. 2017(05)
[6]村民小组:乡村治理的最小单元[J]. 李永萍,慈勤英.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05)
[7]县域视角下典型治理的成因与限度——以广西B县项目制实践为例[J]. 杜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8]论村级治理中的复杂制度[J]. 贺雪峰. 学海. 2017(04)
[9]论中国村庄结构的东部与中西部差异[J]. 贺雪峰. 学术月刊. 2017(06)
[10]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优势[J]. 贺雪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博士论文
[1]征迁政治[D]. 耿羽.华中科技大学 2013
[2]富人治村[D]. 袁松.华中科技大学 2012
[3]少数决定多数:土地视野下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历史与现实[D]. 毛刚强.华中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77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577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