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澳高中毕业生数学开放题解题能力比较
本文关键词:沪澳高中毕业生数学开放题解题能力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长期以来,开放题在数学教育界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具有唯一正确答案、甚至唯一正确解题方法的传统问题相比,前者显然更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开放题的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澳门特别行政区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祖国大陆在政治和经济体制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研究沪(上海)澳(澳门)两地在素质教育方面特别是学生数学开放题解题能力方面的现状和概况,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与考察,总结两地数学开放题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探索数学开放题教育规律,给两地的数学开放题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问题与方法、研究过程作了简介. 第二章阐述了数学开放题的产生、国际的研究现状、国内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从解题能力的定义、数学开放题的概念、数学开放题解题能力的界定作了表述. 第四章初步确定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调查解题能力方法:测试法,访谈法,参照PISA的测试分析工具,比较法分析测试卷),对沪澳高中毕业生数学开放题解题能力作了前测和归因分析并展开相关调查和研究的实质活动. 第五章对参与正式测试及问卷调查的学校情况作了介绍,取得了正式测试及问卷调查的总体情况. 第六章对沪澳高中毕业生数学开放题解题能力作了比较和分析,包括问卷调查分析. 第七章对沪澳两地进行了课堂教学分析、教师访谈、学生言谈和课堂教学评价. 第八章对比较及分析出来的结果进行反思,提炼出经验教训,对两地在数学开放题方面教科书编写提供有价值的思想数据和改革建议,为两地将来完善数学开放题教学,改进数学开放题方面的课程和教科书提供借鉴. 研究结论:在较为抽象的代数问题方面,澳生的解题能力比沪生稍弱;在解析几何方面,澳生的解题能力却相对比沪生更有些许的优势.但沪生却比澳生在学习整体上占有更为均衡的团队优势.研究表明:两地学生都需要老师加强引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做题目时更加要有目的、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题归纳,包括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等.
【关键词】:开放题 数学开放题 能力 解题能力 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33.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引言12-17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目的13-15
- 1.3 研究意义15
- 1.4 研究问题与方法15
- 1.5 研究过程简介15-17
- 第2章 关于数学开放题研究的综述17-30
- 2.1 数学开放题的产生17
- 2.2 国际的研究现状17-23
- 2.2.1 日本17-21
- 2.2.2 美国21-22
- 2.2.3 中、日、美以外的其他国家22-23
- 2.3 国内的研究现状23-30
- 2.3.1 开放题概念的研究24-25
- 2.3.2 开放题题型的研究25-26
- 2.3.3 开放题教学的研究26-27
- 2.3.4 开放题解题能力的研究27
- 2.3.5 开放题解题策略的研究27-28
- 2.3.6 开放题编制设计的研究28
- 2.3.7 关于研究开放题的研究课题的评述28-30
- 第3章 数学开放题解题能力的界定30-38
- 3.1 解题能力的定义30-32
- 3.2 数学开放题的概念32-35
- 3.3 数学开放题解题能力的界定35-38
- 第4章 沪澳高中毕业生数学开放题解题能力的调查和研究(前测)38-70
- 4.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38-43
- 4.1.1 研究对象38-39
- 4.1.2 研究方法39-40
- 4.1.2.1 比较研究方法39
- 4.1.2.2 文献研究法39-40
- 4.1.2.3 调查和统计方法40
- 4.1.3 研究的子工具40-43
- 4.1.3.1 PISA的评价框架40-42
- 4.1.3.2 归因分析42-43
- 4.2 调查内容43-45
- 4.3 调查研究的信度和效度45-47
- 4.3.1 信度45-46
- 4.3.2 效度46-47
- 4.4 问卷调查及测试的总体情况47-70
- 4.4.1 沪澳学生在前测开放题上的表现48-51
- 4.4.2 沪澳学生在问卷调查上的表现51-69
- 4.4.2.1 两地男生的问卷调查情况及比较分析52-61
- 4.4.2.2 两地女生的问卷调查情况及比较分析61-69
- 4.4.3 开放题解题能力上的性别差异69-70
- 第5章 上海与澳门高中毕业生数学开放题解题能力的调查和研究70-78
- 5.1 参与正式测试及问卷调查的学校70-71
- 5.2 正式测试及问卷调查的总体情况71
- 5.3 正式测试的调查问卷和开放题题目71-72
- 5.4 正式测试的开放题解题能力水平级别评定72-78
- 5.4.1 对测试题1的分析73-74
- 5.4.2 对测试题2的分析74-76
- 5.4.3 对测试题3的分析76-78
- 第6章 沪澳高中毕业生数学开放题解题能力比较及分析78-113
- 6.1 沪澳高中毕业生数学开放题解题能力比较78-84
- 6.2 沪澳高中毕业生数学开放题解题能力差异的分析84-111
- 6.3 小结111-113
- 第7章 沪澳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113-134
- 7.1 沪澳课堂教学分析113-119
- 7.2 上海课堂教学案例分析119-125
- 7.2.1 课堂教案的设计119-121
- 7.2.2 课堂教学分析121-125
- 7.2.2.1 指导老师的评价121-122
- 7.2.2.2 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122-125
- 7.3 澳门课堂教学案例分析125-133
- 7.3.1 课堂教学设计125-130
- 7.3.2 课堂教学分析130-133
- 7.3.2.1 访谈130-131
- 7.3.2.2 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131-133
- 7.4 沪澳数学课堂教学特点的比较133-134
- 第8章 沪澳高中毕业生数学开放题解题能力比较的反思134-143
- 附录143-156
- 附录一143-146
- 附录二146-149
- 附录三149-152
- 附录四152-156
- 参考文献/资料156-161
- 后记致谢1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亚利;;利用数学开放题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几个视角[J];成才之路;2009年11期
2 王勇;数学开放题分类例析[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3 赵庚新;;对于数学开放题概念的思考[J];初中数学教与学;2008年11期
4 戴再平;;十三年来我国数学开放题的研究和存在的问题[J];湖南教育;2006年21期
5 唐麒;;常规教学中数学开放题的设计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年22期
6 彭丽萍;;浅谈开放题的类型和解法[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7年03期
7 王蕾;;能力测试题库的建构——来自PISA的启示[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7年12期
8 曾昭成;数学开放题类型分析[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年27期
9 黄根初;数学开放题及其教学[J];数学通报;2003年10期
10 张奠宙;数学教育的全球化、开放化、信息化——第一届东亚数学教育会议在韩国举行[J];数学教学;1998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邓海棠;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非智力原因及其相应的教育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军;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探索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林蓁;数学开放题及其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卢三国;提高高三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文;开放题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花花;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提高解题能力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沪澳高中毕业生数学开放题解题能力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87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