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12:00

  本文关键词: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历史和实践证明,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因素。军事人才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战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否具有一支适应战争形态发展的军事人才队伍,直接影响军队的战斗力水平。而在所有军事人才当中,军事指挥人才作为部队作战行动的直接组织和参与者,又是最为重要的,是影响战争进程和战争结果最核心的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战争形态已经从机械化条件下的单一军兵种为主、其他军兵种系统作战逐步过渡到信息化条件下的多军兵种联合作战。战争形态的改变,对军事人才,尤其是军事指挥人才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指挥岗位、能担负起联合作战指挥重任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是当前我军面临的最重大的课题。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美军是走在世界各国前列的。美军最早提出“联合作战”这个概念,也最先开始研究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问题。目前,美军已经建立起一个系统全面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体系。随着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军队纷纷效仿美军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做法,借鉴美军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各自走出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道路。我军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上,尽管取得了不少显著的成绩,但目前还存在培养目标规划不够量化清晰、选拔手段比较单一僵化、实践锻炼效果不够明显、政策配套保障不够到位等问题。本文运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军实际情况,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素质要求、成长路径、培养方式、配套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并形成了一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以期为推进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尽点绵薄之力。首先,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概念做出了界定,并通过对国内外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构建了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素质模型,以明确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目标;其次,结合我军当前的体制编制,勾勒出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成长路径;再次,通过借鉴外军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认为我军应重点从培养理念、培养内容、培养途径、培养机制等方面着手,加强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最后,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强场地设施、教材体系、教员队伍和法规制度建设。
【关键词】:联合作战 联合作战指挥人才 素质 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E263;C964.2
【目录】:
  • 论文创新点5-6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44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2-18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8
  • 1.2 研究目标18-19
  • 1.2.1 研究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素质指标18
  • 1.2.2 研究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途径18
  • 1.2.3 研究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机制18-19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19-20
  • 1.3.1 研究思路19
  • 1.3.2 内容安排19-20
  • 1.4 研究方法20-21
  • 1.5 相关概念21-25
  • 1.5.1 联合作战21-22
  • 1.5.2 联合作战指挥人才22-23
  • 1.5.3 素质23-25
  • 1.6 相关理论25-34
  • 1.6.1 素质模型理论25-27
  • 1.6.2 职业生涯理论27-28
  • 1.6.3 系统理论28-30
  • 1.6.4 激励理论30-34
  • 1.7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34-44
  • 1.7.1 我军研究历程34-36
  • 1.7.2 外军研究历程36-38
  • 1.7.3 外军主要经验38-44
  • 2 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44-48
  • 2.1 人才培养方向逐步明确,但目标规划不够量化清晰44
  • 2.2 人才选拔机制逐步规范,但选拔手段比较单一僵化44-45
  • 2.3 联教联训路子逐步走开,但实践锻炼效果不够明显45-46
  • 2.4 人才培养力度逐步加大,但政策配套保障不够到位46-48
  • 3 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48-97
  • 3.1 转变观念,科学确立人才培养理念48-50
  • 3.1.1 树立超前培养理念48-49
  • 3.1.2 树立复合培养理念49
  • 3.1.3 树立联合培养理念49
  • 3.1.4 树立开放培养理念49-50
  • 3.1.5 树立全程培养理念50
  • 3.2 突出重点,系统构建人才素质模型50-59
  • 3.2.1 素质模型构建50-58
  • 3.2.2 素质模型构架58
  • 3.2.3 模型应用58-59
  • 3.3 着眼实际,超前规划人才成长路径59-62
  • 3.3.1 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成长阶段划分59-60
  • 3.3.2 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成长关键环节60-61
  • 3.3.3 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成长路径规划61-62
  • 3.4 紧贴实战,合理设置人才培训内容62-64
  • 3.4.1 紧贴需求设置培训内容62-63
  • 3.4.2 区分层次设置培训内容63
  • 3.4.3 按岗分类设置培训内容63-64
  • 3.5 创新方法,全面拓展人才培养途径64-70
  • 3.5.1 院校复合知识培训64-65
  • 3.5.2 立足岗位自主培训65-66
  • 3.5.3 值班体系常态培养66
  • 3.5.4 依托任务实践磨砺66-67
  • 3.5.5 跨军兵种交叉代职67-68
  • 3.5.6 军民融合共同培养68-69
  • 3.5.7 国际军事人才交流69-70
  • 3.6 完善制度,不断健全人才培养机制70-79
  • 3.6.1 规范人才选拔机制71-73
  • 3.6.2 完善人才考评机制73-74
  • 3.6.3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74-75
  • 3.6.4 构建人才储备机制75-78
  • 3.6.5 建立人才管理机制78-79
  • 3.7 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几种矛盾关系79-81
  • 3.7.1 立足当前与长远培养的关系79
  • 3.7.2 培养数量与培养质量的关系79-80
  • 3.7.3 专业精通与复合多能的关系80
  • 3.7.4 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关系80-81
  • 3.7.5 科学借鉴与坚持特色的关系81
  • 3.8 紧前谋划,全面加强配套设施建设81-97
  • 3.8.1 着眼需求,统筹规划场地设施建设81-84
  • 3.8.2 瞄准实战,超前谋划教材体系建设84-86
  • 3.8.3 优化结构,科学策划教员队伍建设86-92
  • 3.8.4 立足实际,总体筹划法规制度建设92-97
  • 4 结论与展望97-99
  • 4.1 结论97
  • 4.2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97-99
  • 参考文献99-110
  • 攻博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110-111
  • 致谢111

  本文关键词: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3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93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f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