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民军事医学教育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程天民军事医学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程天民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防原医学与病理学家,我国防原医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复合伤研究和军事医学领域的重要领军人物。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医学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富有建树的军事医学教育家。程天民六十几年来一直工作在军医大学的教学、科研、管理一线,并曾担任第三军医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在这个过程中,他形成、提出并实践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军事医学教育思想,对军医大学的质量建设和特色办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做出了突出贡献,对新时期军医大学建设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目前,由于对程天民及其教育思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资料的数量和研究认识的深度尚存在不足。为此,本论文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的基础上,着重运用了实地调查法及口述史研究法。通过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广泛采集、深入分析原始资料,梳理还原程天民的教育实践经历,系统归纳程天民军事医学教育思想内容体系,并进一步探索其对新时期军医大学办学发展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按照时间逻辑梳理程天民的成长历程,着重呈现他在军医大学及军事医学领域的实践经历,并从中透视其教育思想的形成渊源和发展轨迹。 第二部分,根据程天民在军医大学多岗位的丰富实践经历,着重梳理他对军医大学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教学工作、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军医大学管理等五个方面的论述和认识,归纳形成较为系统的程天民军事医学教育内容体系。 第三部分,立足于对程天民的实践经历及其教育思想的深入分析,探索蕴含其中的军事医学教育一般规律及军医大学校长的成熟品质,力求为当前军医大学办学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程天民 军医大学 军事医学教育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0-092
【目录】:
- Abstract6-8
- 摘要8-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选题缘由9-10
- 1.2 研究背景10-11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1-14
- 第二章 程天民军事医学教育思想的发展轨迹14-44
- 2.1 萌芽:早期经历与求学15-21
- 2.1.1 太湖之滨的和睦大家庭15-16
- 2.1.2 誓死不做亡国奴16-17
- 2.1.3 战火纷飞上苏中17-18
- 2.1.4 国立中正医学院的学习生活18-19
- 2.1.5 走上从军道路19-21
- 2.2 形成发展:迈入军事医学领域21-29
- 2.2.1 投身病理学教学岗位21-23
- 2.2.2 一年受教、终身受益23-24
- 2.2.3 不研究核武器防护怎么得了24-25
- 2.2.4 参加两次核试验资料大总结25-27
- 2.2.5 矢志不渝选择“硬骨头”27-29
- 2.3 集成实践:从教授到校长29-37
- 2.3.1 军政“双肩挑”校长的严峻挑战29-31
- 2.3.2 提出“两个取胜”31-33
- 2.3.3 理顺学校历史沿革33-34
- 2.3.4 征地拓展发展空间34-35
- 2.3.5 主动请辞,平静回归35-37
- 2.4 拓展深化:大力建设军事医学学科37-43
- 2.4.1 和平年代研究防原医学仍旧必要37-38
- 2.4.2 延续防原医学事业的希望38-40
- 2.4.3 创建“军事预防医学”新学科40-43
- 2.5 本章小结43-44
- 第三章 程天民军事医学教育思想体系44-83
- 3.1 关于程天民军事医学教育思想体系的构建44-46
- 3.2 军医大学的办学理念46-53
- 3.2.1 发展军事医学是军医大学的根本任务46-48
- 3.2.2 军事医学是军医大学的特色和优势48-50
- 3.2.3 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50-53
- 3.3 军医大学的人才培养53-60
- 3.3.1 实行医学生和研究生两条培养轨道53-54
- 3.3.2 传授知识、培养智能、提升素质54-56
- 3.3.3 研究生培养的四点原则56-59
- 3.3.4 努力成为博大胸怀、博大精深之士59-60
- 3.4 军医大学的教学60-71
- 3.4.1 教师要努力实现教与研在自身的相辅相成60-61
- 3.4.2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61-63
- 3.4.3 寓德育于智育之中63-65
- 3.4.4 努力讲好每一堂课65-71
- 3.5 军医大学的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71-78
- 3.5.1 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水平是标志71-72
- 3.5.2 慎重选择科研方向,难在坚持、贵在坚持、成在坚持72-75
- 3.5.3 发挥科室主任的重要作用75-77
- 3.5.4 培养造就优秀领军人才77-78
- 3.6 军医大学的管理78-82
- 3.6.1 管理的实质是管“人”78-80
- 3.6.2 管理要从严防软80
- 3.6.3 管理要抓重点、利长远80-82
- 3.7 本章小结82-83
- 第四章 程天民军事医学教育思想的启示83-126
- 4.1 口述史研究方法及过程83-102
- 4.2 军医大学校长的成熟品质102-115
- 4.2.1 志向信念:将个人志向抱负融入国家和军队的需求之中102-103
- 4.2.2 实践基础: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思考103-107
- 4.2.3 思维基础:辩证创新的思维方式107-111
- 4.2.4 厚实底蕴:科技与人文结合的情怀111-115
- 4.3 毫不动摇地坚持“两个取胜”115-124
- 4.3.1 明确姓军为兵、发展军事医学的办学定位115-118
- 4.3.2 突出鲜明的军事医学办学特色118-120
- 4.3.3 实施内涵发展、特色竞争的办学战略120-122
- 4.3.4 优先发展军事医学,强化学科特色质量122-124
- 4.4 本章小结124-126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126-129
- 5.1 全文总结126-127
- 5.2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127-128
- 5.3 研究展望128-129
- 参考文献129-133
- 文献综述133-135
- 附录135-139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139-140
- 致谢1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昭衡;向蘑菇云挑战──记防原医学博士生导师程天民教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年06期
2 王玉琨,党小荣,汪爱勤,李谨革,王修文;军事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10期
3 ;第三军医大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年01期
4 杨春梅;切实加强和改进军队医学科研单位的继续教育工作[J];继续教育;2005年08期
5 曹小勇;陈俊国;向焱彬;贺加;谢怿;;完善军事医学课程结构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3年02期
6 阮志华;;论军医大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4期
7 史套兴,黄留玉;系统科学制定我院发展规划[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1997年03期
8 汪爱勤;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实现军事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2期
9 罗长坤;张宁;;构建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军事医学任职教育学科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年02期
10 陶恒沂;徐伟刚;孙学军;沈兴华;刘昀;;浅谈军医大学如何提高军事医学的教学效果[J];西北医学教育;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柱一;张巍;;军事医学中岗位任职教育的要求及其对策[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4)[C];2011年
2 肖光夏;;我军在烧伤防治与研究工作中应更有作为[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曹新生;孙喜庆;张舒;;任职教育科研工作[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4)[C];2011年
4 石玉玲;;国际军事医学进展[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生物医学工程在军事医学领域的应用——军事生物医学工程[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刘艳霞;胡晋红;刘俊康;;皮肤药理学在军事医学中的应用[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7 董秀珍;;我军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现状与发展的思考——在军事医学工程分会第二次学术大会的报告[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邹慧玲;董秀珍;赵瑞刚;;构建特色鲜明的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体系[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董秀珍;邹慧玲;赵瑞刚;;生物医学工程在军事医学领域的应用——军事生物医学工程[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权国波;张亮;刘敏霞;刘秀珍;郭永;刘安;韩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葡萄糖在冰冻干燥保存人红细胞中的效果研究[A];第五届全国低温生物医学及器械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丹 通讯员 刘胜江 杨林清;踏遍高原[N];健康报;2011年
2 刘胜江 汪宏伟;量身打造新型军事医学人才方阵[N];解放军报;2008年
3 记者 胥金章;第一届泛亚太军事医学大会闭幕[N];人民日报;2010年
4 特约记者 李彦忠 记者 范炬炜;第一届泛亚太军事医学大会在北京闭幕[N];解放军报;2010年
5 记者 谭嘉 杨秋兰 通讯员 刘胜江 汪宏伟;三军医大打造新军事医学人才方阵[N];健康报;2008年
6 中国科学院院士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 贺福初;维护军人健康 服务健康中国[N];健康报;2011年
7 张荔子;海湾风云与军事医学[N];健康报;2003年
8 记者 冯竞 通讯员 刘胜江 范炬炜;三医大构建军事医学创新体系[N];科技日报;2006年
9 覃刚;我军首部《高原军事医学》出版[N];科技日报;2006年
10 王坤 王世恩;军事医学的新奉献[N];科技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晓蕾;程天民军事医学教育思想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2 张敬良;高温高湿环境肢体火器伤初期外科处理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3 张守华;三军联勤军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4 苏冰;国防医学的法律体系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5 周来新;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6 万平;基于转录组的人肝脏分泌蛋白质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7 王海涛;NBIC融合技术与交叉学科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8 赵卫权;药用植物细圆藤和三株放线菌抗生素抗性突变株的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9 孙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10 \租
本文编号:838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838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