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助人态度及其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18 17:26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助人态度及其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助人态度 助人行为 影响因素


【摘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助人行为一向被大家所推崇,但是过去对于助人行为的研究,国内多集中在道德品质领域,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研究相对较少。与此同时,在已有的助人行为研究中,多是以被试的外显助人态度作为衡量被试助人行为的指标,进而研究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但是大量研究表明,个体在测量中所表现的态度与实际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加上助人行为本身会受到社会赞许性因素的影响,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助人态度对于助人行为预测的有效性。基于此,本研究将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来测量被试内隐助人态度、外显助人态度、助人行为的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深入访谈的方式搜集影响助人行为决策过程的资料,期能建立助人行为决策过程的初步模式,为以后助人行为的研究奠定基础。研究一从内隐、外显、行为三个层面测量被试的助人态度与助人行为,旨在测量当代大学生助人态度与助人行为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内隐助人态度、外显助人态度对助人行为的预测性。研究二在考虑被试意愿的前提下,结合研究目的,从研究一中选取三名被试进行访谈。通过对访谈内容的整理与分析,探究影响被试助人行为的因素。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外显助人态度与助人行为存在一致性,能有效的预测助人行为,内隐助人态度与助人行为不存在一致性,不能预测助人行为。(2)我国大学生的内隐态度倾向自我是助人的,而他人是不助人的。(3)在不同的助人场景下,被试的外显助人倾向不同。(4)施助者自身因素:价值观、助人理念、身心状况,影响助人行为。(5)受助者的自身形象(外貌、衣着、语言表情、态度)影响助人行为。(6)施助者与受助者的亲密关系程度会影响施助者的助人行为。(7)助人环境(时间、地点、旁观者态度)影响施助者助人行为。(8)助人事件的性质(事件发生的原因、紧急程度、是否公平)影响施助者的助人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8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青;孙炳海;李伟健;谢佳链;陈海德;;感知需求对高中生助人行为的影响:共情反应的中介作用[J];心理研究;2010年05期

2 周文娟;段锦云;朱月龙;;组织中的助人行为:概念界定、影响因素与结果[J];心理研究;2013年01期

3 闵昌运;郑超然;郜广超;林静洛;张林;;情景风险因素对助人行为倾向的影响作用[J];社会心理科学;2013年07期

4 张向葵,盖笑松,,陈彩琦,宋小冬;当前社会形势下儿童──老年助人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2期

5 杨丽珠,胡金生;不同线索下3~9岁儿童的情绪认知、助人意向和助人行为[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6 岑国桢,王丽,李胜男;6~12岁儿童道德移情、助人行为倾向及其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7 付慧欣;;助人行为研究综述[J];前沿;2008年07期

8 李心记;;助人行为的心理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俞睿玮;刘文;;国外群体间助人行为的地位关系模型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13年02期

10 李幼穗;韩映虹;陈淑芳;;不同情境下移情训练对幼儿助人行为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旭;;情境讨论、榜样学习和角色扮演对儿童助人行为发展的心理效应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2 李婷玉;盖笑松;;奖励对幼儿共情性和利他性助人行为倾向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齐亚静;刘惠军;;关系评价对助人行为的影响:自尊的社会标尺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岑国桢;;5~11岁儿童道德移情、助人行为倾向及其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胡金生;杨丽珠;;儿童移情指向性的发展及不同语言提示的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蔡颖;邹泓;王英春;马存燕;张秋凌;;小学生助人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人格发展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邢采;孙健敏;刘婷婷;张希;;危机事件中的助人决策:求偶动机影响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陈朝阳;王晨雪;翟昶明;张锋;;亲社会视频游戏对游戏者助人行为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郑蕊;周洁;陈雪峰;傅小兰;;消极社会热点事件长期负面影响的纵向研究——以“小悦悦”事件为例[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湖北省嘉鱼县纪委 木须虫;“立法惩诬”亦需机制协同[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张玲;救还是不救[N];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秀娟;3-6岁幼儿在园助人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翟天宇;自豪对不同群体助人行为的影响:共情的调节作用[D];西南大学;2015年

3 柴江霞;公正世界信念对助人行为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尹星晗;公职人员助人行为动因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5 陈秋璐;幼儿反事实情绪理解的发展及反事实情绪对助人行为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6 汪杨桢;情绪启动对助人行为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王宏姣;工作场所的助人行为:群体氛围与沟通开放性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6年

8 刘琴;不同人际关系取向下自我—他人重叠对助人行为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9 崔树军;大学生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对其帮助贫困老年人行为的影响机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10 杨小钧;暴力电子游戏与大学生助人行为[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05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305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0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