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配工》中《约伯记》的原型解读

发布时间:2017-04-05 11:00

  本文关键词:《修配工》中《约伯记》的原型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伯纳德·马拉默德是美国文坛著名的犹太裔小说家,其作品风格独特,内容平实,具有浓郁的“犹太味”。短篇小说《修配工》是其代表作品,曾获得美国普利策文学奖和美国全国图书奖。作品描写了在排犹气氛浓厚的沙皇俄国时代,一个穷苦犹太青年蒙受不白之冤,惨遭迫害,而后思想升华的故事。本文作者认为,作为犹太作家,马拉默德深受《圣经》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修配工》这部作品中集中体现为《圣经·约伯记》原型的运用。因此,本文试图运用著名文学批评家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对《修配工》中的原型进行分析。除绪论和结论部分外,本文共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为人物原型分析。作者认为,小说中主人公雅柯夫的原型与《约伯记》中受难的约伯相对应;其岳父斯莫尔、狱卒柯金、律师奥斯特洛夫斯基则对应为约伯的朋友;检察官格鲁贝索夫和副监狱长的原型来自于《约伯记》中的恶魔撒旦,而调查官比比柯夫的原型则是理智的以利户。第二章为情节原型分析。本章指出,小说中雅柯夫的受难情节以《约伯记》中的约伯身体及精神受难情节为原型;主人公受难时被朋友指责的情节与《约伯记》中约伯被其朋友误解的描述如出一辙;雅柯夫与约伯对待信仰的虔诚高度契合。第三章为主题原型分析。首先,该小说的受难主题与《约伯记》中“为他人而受难”和“义人受难”的主题非常一致;第二,死亡主题在《修配工》与《约伯记》中均有典型表达;最后,两部作品在反抗主题上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在结论部分,本文作者认为,马拉默德在《修配工》中对《约伯记》原型的运用既是对犹太文化传承的结果,同时也是犹太民族苦难的生存状态以及坚韧的民族精神在犹太作家笔下的真实记录。
【关键词】:原型 人物 情节 主题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Abstract5-7
  • 摘要7-9
  • Introduction9-20
  • Chapter One Archetypal Characters20-33
  • A. Job-patterned Sufferer20-23
  • B. Comforters like Job’s friends23-27
  • C. Rational person like Elihu27-29
  • D. Tormentors like Satan29-33
  • Chapter Two Archetypal Plots33-44
  • A. Innocent Physical and Spiritual suffering33-36
  • B. Misunderstood by Friends36-39
  • C. Consistent Piety to faith39-44
  • Chapter Three Archetypal Themes44-56
  • A. Theme of Suffering44-47
  • B. Theme of Death47-51
  • C. Theme of Revolt51-56
  • Conclusion56-58
  • Notes58-60
  • Bibliography60-64
  • Acknowledgements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艺化,新生,元静;喜报[J];剧本;1958年09期

2 田舍;;哥儿俩[J];宁夏文艺;1960年08期

3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

本文编号:286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86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a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