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归义军政权押衙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1 09:35
押衙是唐代方镇使府重要的武职僚佐之一。文章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整理敦煌文书中关于押衙的文书以及传统史料中押衙的记载,对押衙的设置、职能、以及社会属性等问题进行探究,梳理归义军政权下押衙的发展脉络。押衙的设置。押衙的种类有都押衙和普通押衙。研究认为,都押衙的设置,张氏归义军时期设有2种,分别为左都押衙与右都押衙,张氏归义军时期任都押衙之职共有5人;西汉金山国时期可能设有4种,由于缺乏史料,具体称谓不得而知,西汉金山国时期时期任都押衙之职共有5人;曹氏归义军时期至少设有4种,分别为衙内都押衙、衙前都押衙、左马步都押衙、右马步都押衙,曹氏归义军时期任都押衙之职共有35人。至于普通押衙,张氏归义军时期普通押衙有左厢押衙、右厢押衙、专使押衙、诸司押衙4种,张氏归义军时期任押衙之职共有19人;西汉金山国时期,普通押衙有左厢押衙、右厢押衙、专使押衙、诸司押衙、引驾押衙、随使押衙6种,西汉金山国时期任押衙之职共有48人;曹氏归义军时期有左厢押衙、右厢押衙、专使押衙、诸司押衙4种,曹氏归义军时期任押衙之职共有267人。归义军押衙的职能。研究认为,张氏归义军时期押衙的职能有军事职能、对外交往职能、管理...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押衙的设置渊源
第一节 押衙之名的渊源
第二节 押衙职权的演变
第二章 归义军政权押衙的兼官现象与迁转
第一节 归义军押衙的兼官现象
第二节 归义军押衙的迁转
第三章 归义军政权押衙的设置
第一节 归义军政权都押衙的设置
第二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的设置
第四章 归义军政权押衙的职能
第一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的军事职能
第二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的对外交往职能
第三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任文职
第四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后勤管理
第五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管理地方政务
第五章 归义军政权押衙的社会属性
第一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的出身
第二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的信仰
第三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的经济状况与社会地位
第六章 归义军政权押衙群体的变迁
第一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设置的变迁
第二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职能的变迁
第三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社会生活的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末至宋初定难军节度使及其僚属的兼官与带职[J]. 邓文韬. 西夏研究. 2016(04)
[2]后唐定难军节度押衙白全周墓志考释[J]. 杜建录,邓文韬,王富春. 宁夏社会科学. 2015(02)
[3]唐后期地方武官制度与唐宋历史变革[J]. 冯金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4]试论归义军政权的节镇阶官体制——兼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诸同志商榷[J]. 王滔韬.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5]敦煌契约文书中的保人、见人、口承人、同便人、同取人[J]. 杨惠玲. 敦煌研究. 2002(06)
[6]归义军押衙兼知他官略考[J]. 赵贞. 敦煌研究. 2001(02)
[7]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为粟特后裔说[J]. 荣新江. 历史研究. 2001(01)
[8]敦煌曹氏族属与曹氏归义军政权[J]. 冯培红. 历史研究. 2001(01)
[9]唐五代押牙(衙)考略[J]. 刘安志.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1998(00)
[10]唐代藩镇军将职级考略[J]. 张国刚. 学术月刊. 1989(05)
本文编号:3313218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押衙的设置渊源
第一节 押衙之名的渊源
第二节 押衙职权的演变
第二章 归义军政权押衙的兼官现象与迁转
第一节 归义军押衙的兼官现象
第二节 归义军押衙的迁转
第三章 归义军政权押衙的设置
第一节 归义军政权都押衙的设置
第二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的设置
第四章 归义军政权押衙的职能
第一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的军事职能
第二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的对外交往职能
第三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任文职
第四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后勤管理
第五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管理地方政务
第五章 归义军政权押衙的社会属性
第一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的出身
第二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的信仰
第三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的经济状况与社会地位
第六章 归义军政权押衙群体的变迁
第一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设置的变迁
第二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职能的变迁
第三节 归义军政权押衙社会生活的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末至宋初定难军节度使及其僚属的兼官与带职[J]. 邓文韬. 西夏研究. 2016(04)
[2]后唐定难军节度押衙白全周墓志考释[J]. 杜建录,邓文韬,王富春. 宁夏社会科学. 2015(02)
[3]唐后期地方武官制度与唐宋历史变革[J]. 冯金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4]试论归义军政权的节镇阶官体制——兼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诸同志商榷[J]. 王滔韬.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5]敦煌契约文书中的保人、见人、口承人、同便人、同取人[J]. 杨惠玲. 敦煌研究. 2002(06)
[6]归义军押衙兼知他官略考[J]. 赵贞. 敦煌研究. 2001(02)
[7]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为粟特后裔说[J]. 荣新江. 历史研究. 2001(01)
[8]敦煌曹氏族属与曹氏归义军政权[J]. 冯培红. 历史研究. 2001(01)
[9]唐五代押牙(衙)考略[J]. 刘安志.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1998(00)
[10]唐代藩镇军将职级考略[J]. 张国刚. 学术月刊. 1989(05)
本文编号:3313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31321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