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控制对自主感的影响及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1 10:13
  自主感是指个体对行为及结果归因于自己的感觉,是控制自己行为并通过行为控制外部事件的感觉。不正常的自主感体验与严重的心理疾病相关,如精神分裂的控制妄想、抑郁和焦虑等。以往研究发现,个体强迫电击他人时自主感会降低,试图逃避责任或法律的惩罚,但是前人并没有探讨自主感降低的原因和如何削弱这种现象。因此,本文通过三个研究,采用间隔估计范式,研究结果控制对自主感的影响机制,并研究是否可以采取干预手段削弱结果控制对自主感的影响。研究一使用电击-获利的实验范式探究强迫和自由选择电击他人时自主感变化的内部机制。结果发现,相对于自由伤害,强迫伤害时自主感出现了降低,这种影响受到了内疚程度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影响。当内疚程度较低时,强迫条件下的自我服务偏见显著高于自由条件,出现了自主感降低的现象;但在高内疚条件下,自由和强迫电击他人时自主感差异不显著。研究二利用ERPs技术,操纵不同效价的音调以改变个体的自我服务偏见,研究情绪效价是否会干预个体在强迫条件下自主感的降低。结果发现,强迫伤害他人时,给与积极的音调反馈比消极的反馈自主感更高;而且,在强迫条件下,相对于消极音调反馈,积极音调反馈N1和N300波幅更负,表...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 不同条件下内疚对自我服务偏见的影响

图1 不同条件下内疚对自我服务偏见的影响

采用SPSS23.0的PROCESS插件,参照Hayes提出的Bootstrap方法进行调节效应检验(Hayes,2013)。选择模型1,样本量5000,在95%置信区间下,以结果控制为自变量X(赋值为自由选择组=0,结果控制组=1),自我服务偏见得分为因变量Y,内疚得分为调节....


图2 研究二中不同条件下音调反馈的平均波形图和脑地形图

图2 研究二中不同条件下音调反馈的平均波形图和脑地形图

4.3.2ERPs结果(1)N1波幅(70-200ms)


图3 研究三决策中各条件下的平均波形图和脑地形图

图3 研究三决策中各条件下的平均波形图和脑地形图

(1)决策诱发的ERP波幅N1(100-150ms)。我们采用2(结果控制:自由选择、强迫选择)×2(社会距离:朋友、陌生人)×3(脑区:额叶区、额中区、中央区)对N1平均波幅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结果控制主效应不显著,F(1,22)=0.38,p=0.69,?p2=0....


图4 研究三中音调反馈中各条件下的N1波形图、地形图

图4 研究三中音调反馈中各条件下的N1波形图、地形图

(2)音调呈现诱发的ERP波幅N1(70-200ms)。采用2(结果控制:自由选择、强迫选择)×2(社会距离:朋友、陌生人)×2(脑区:顶叶区、顶枕区)的对N1的平均波幅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社会距离主效应显著,F(1,22)=4.66,p=0.042,?p2=0.18....



本文编号:4042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4042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0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