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与“新时期”初期的内蒙古水彩画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03 02: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内蒙古的美术事业伴随着自治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美术创作的成果尤为引人注目。这期间,内蒙古的水彩画创作也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成熟,形成目前的繁荣局面。1949年到1966年是内蒙古美术创作从萌芽到逐步繁荣的17年。“文革”十年,是内蒙古美术创作受到重创的十年。新时期以来,是内蒙古美术创作全面繁荣,取得辉煌成就的黄金时期。笔者选择内蒙古水彩画发展的两个主要阶段进行研究,一是从1949年到1966年,即“十七年”,二是“新时期”开始到九十年代初期,这是内蒙古水彩画创作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笔者对这两个时期的内蒙古水彩画创作进行研究和梳理,以期为当下及今后的内蒙古美术创作提供借鉴和经验。在“十七年”这一时期,内蒙古的水彩画创作主要还是一个学习、成长的阶段,风格偏于写实、质朴,创作内容主要反映这一时期内蒙古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生活,徐坚和张光璧的水彩画可以代表这一时期内蒙古的水彩画创作面貌。“新时期”开始水彩画家增多,他们的创作各具特色,艺术面貌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一时期,同时呈现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在创作内容上主要反映新时期以来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与“...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55598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北方的早春》徐坚1955年
这一时期,内蒙古的水彩画形成了以写实为主的创作风格,他们强调深入生活,在现实主义的旗帜下,提倡反映现实生活,讴歌时代精神,使绘画更加贴近人民生活。在绘画技巧方面,强调造型严谨、色彩真实的表现。如代表性画家徐坚、耶拉等人,他们的创作就是受苏联影响,支撑起了内蒙古水彩画艺术的一片天。....
图2.2《幼林》徐坚1960年
徐坚热爱自然并且执着于写生,喜欢到祖国的大江南北采景作画,并没有将脚步局限于内蒙古,他自述喜欢亲身体验不同的美景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喜欢在陌生的景物中找到他要表达的意趣与情调,在熟悉的事物中重新发现大自然的美好,他不满足于仅仅在家中对自然进行临摹,而醉心于与自然合二为一,用心去体会....
图2.3《未名湖畔》徐坚1963年
徐坚这种写实的画法贯穿到他的大部分作品中,如《未名湖畔》(图2.3)借鉴了中国画的手法,盛夏的未名湖畔绿树成荫,枝繁叶茂,画面构图生动,节奏紧凑又不杂乱。光影、水中倒影、树叶的深浅都塑造的形象生动,阳光从树叶的空隙洒落下来,使光影仿佛跳跃一般在房屋和湖面倒映。水中的倒影也与岸上的....
图2.4《新北京站》徐坚1965年
《新北京站》(图2.4)表现的是夜色中新建成的北京站,除了对建筑物的写实描绘,更引人注目的还是徐坚一向对光影出神入化的表现,夜晚的北京火车站灯火阑珊,窗户里透出不同的灯光,色彩斑斓、光怪陆离,很好地表现了北京站的繁华热闹。创作风格上还是坚持了写实主义和学院派的创作方法,情感质朴真....
本文编号:4055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4055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