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西北少数民族公民国家认同意识建构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07:21

  本文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公民国家认同意识建构途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认同整合


【摘要】: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中国各个民族的民族认同也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正处在社会变革攻坚时期,现代化进程给相对较为传统和封闭的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带来许多震荡和变化,有的变化甚至影响了少数民族已经形成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突。文章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概念、特征、性质的基本概括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在目前的社会形势下,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不断发生变化,国家认同成为每一个人必须时刻思考和做出选择的问题。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公民面临的认同问题更为具体和突出,文章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公民出现的认同问题和原因,致力于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并对加强少数民族公民教育、寻求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共同点、增强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等方面做了浅显的分析。由于每一位公民都会遇到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选择问题。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上,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强化国家认同和从发展的角度上,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放在高于民族认同的地位之上。文章提出通过国家民族的构建来形成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多元一体化”,增加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叠内容,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此外,如何协调处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把两者之间区别和联系控制在适当范围之内,是当今每个民族国家都要应对的重大问题。尤其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而国家的多民族性质在我国的西北及边疆地区表现的非常明显,因此文章研究了少数民族公民在国家认同的建构路径,并呼吁在全国范围内应加强公民待遇、公民平等、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方面的宣传和推广。最后,文章认为,每一个公民,不管是哪个民族,都有维护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独立、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这种培养公民认同的政策,需要一种长效机制,形成一套相关的体系建构,同时也形成对国家的认同的保持。这两种认同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又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文章通篇从该视角出发,协调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让二者共生共存对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具有决定意义。
【关键词】: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认同整合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绪论11-16
  • 一、 研究缘起11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一) 研究的目的11-12
  • (二) 研究的意义12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一) 对民族认同的国内外相关研究12-13
  • (二) 对国家认同的国内外相关研究13-14
  • 四、 研究方法14-16
  • 第一章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16-25
  • 一、 民族认同的性质、特征16-19
  • 二、 国家认同的性质、特征19-21
  • 三、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21-25
  • (一) 两者的区别21-22
  • (二) 两者的联系22-25
  • 第二章 西北少数民族公民国家认同存在的问题25-31
  • 一、 西北少数民族公民教育比较薄弱25-28
  • 二、 西北少数民族公民的文化认同相对单一28-29
  • 三、 西北少数民族公民政治认同意识薄弱29-31
  • 第三章 解决“国家认同”危机的对策与“国家民族”构建方式31-44
  • 一、 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对研究成果的分析31-34
  • 二、 “多元一体化”理论的基本内容34-38
  • 三、 以“中华民族”为基础,实现全国范围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38-41
  • 四、 “认同整合”是实现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有效路径41-44
  • 第四章 少数民族公民国家认同的建构途径44-55
  • 一、 寻找不同民族的“民族共同性”的研究44-45
  • 二、 中华民族是建立民族共同性的认同基础45-48
  • 三、 健全公民身份,,塑造公民理念的核心价值48-50
  • 四、 加强族际沟通与政府主导的融合50-55
  • 参考文献55-58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58-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大鸣;动荡中的客家族群与族群意识——粤东地区潮客村落的比较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陈茂荣;;“民族”与“民族认同”问题研究述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4期

3 莫红梅;;多民族国家视域下的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J];教学与研究;2010年09期

4 威尔·金里卡;刘曙辉;;多民族国家中的认同政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2期

5 高永久;陈纪;;论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国家转向[J];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02期

6 陆海发;胡玉荣;;论当前我国边疆治理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J];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7 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年06期

8 郝时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观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J];民族研究;2007年01期

9 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10 袁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11年05期



本文编号:1017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017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6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