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的认知误区——青年爱国的若干误区评析
本文关键词: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的认知误区——青年爱国的若干误区评析 出处:《继续教育研究》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当代中国,加强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既是青年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然而,在一些青年中存在一些关于爱国的误区,如认为爱国是中国独有的,不是世界共识;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过时了;空洞爱国,有语言而少行动;爱国即占据道义制高点等。这些误区需要结合实际进行精准辨析,进而帮助青年通过树立历史意识,增加文化认同;认识世界大势,把握发展方位;认清自身使命,履行社会责任,进而涵养自觉、理性爱国心态。
[Abstract]:In contemporary China, strengthen youth patriotism education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young people, but also the objective demand of the socialist cause China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exist some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patriotism in some young people, such as Chinese thinks that patriotism is unique, is not a consensus in the world;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patriotism obsolete; empty patriotic. There is a language and less action; patriotism that occupy the moral high ground. These errors combining the actual needs for accurate discrimination, and to help young people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increase cultural identity;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situation, grasp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recognize its mission, fulfill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conservation consciousness, rational patriotic mentality.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国际比较”(编号:15JDSZ2006) 2013年浙江大学德育与学生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国际比较”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4
【正文快照】: 从我们的日常感知和大规模的实证调研都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青年是热爱祖国的,但在一些青年中还存在一些关于爱国的误区。根据在部分高校学生中的调研和相关的文献梳理,可以将我国青年群体中关于爱国的思想行为若干误区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本文将对这些方面予以评析。一、“爱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守金,夏家春;新世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J];学术交流;2003年07期
2 徐久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J];党史文汇;2003年04期
3 顾海良,沈壮海;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04期
4 曾宪波;对怎样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问题的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张志卿;浅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宋球勋;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J];文明与宣传;2003年05期
8 严智;民族精神的又一次升华[J];文明与宣传;2003年08期
9 王伟;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J];伦理学研究;2003年04期
10 ;刘云山要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J];政工研究动态;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前言[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2 池平青;;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唐永进;;弘扬民族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林桂棒;;继往开来,综合创新——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袁学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刘志飞;;民族精神的活力初探[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夏伟东;;略论民族精神[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杨斌庆;;大力弘扬楚先人的民族精神[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9 孙占元;;深刻感悟民族精神的历史蕴涵和时代价值[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10 钱成润;;春秋大义与弘扬民族精神[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明;两个“纳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N];福建日报;2003年
2 沈萱文;民族精神是实现全面小康和战胜非典的精神支撑[N];福建日报;2003年
3 叶家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N];福建日报;2003年
4 全国政协委员 谷安林;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3年
5 王修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N];光明日报;2003年
6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3年
7 杨鲜兰;顺应时代潮流 弘扬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3年
8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3年
9 王立人;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3年
10 刘玉林 许霁红;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蔡旭群;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民族精神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瑞芳;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胡孝红;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闵长虹;凝聚、变迁、提升:中华民族精神论纲[D];复旦大学;2011年
5 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郑海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化;中国与日本民族精神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朱冰;民族精神及其培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晓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赵静;中俄民族精神比较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5 于美玲;中国共产党民族精神教育理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德强;论民族精神与中国和平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万波;试论民族精神培育体系的重新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唐凯;试论经济全球化时代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问题[D];山西大学;2005年
9 田海花;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兰丽;民族精神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74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374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