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5 23:02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胡锦涛社会主义荣辱观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了无产阶级的荣辱观,它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荣辱观思想的继承和创新,符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确立了新时期道德判断标准。2006年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通过努力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全社会形成了团结、和谐、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当前存在的问题,比如食品安全问题、社会诚信问题、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问题等等。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问题依然严重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经济的继续发展,也需要公民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因此,新时期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和践行活动。 本文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为研究对象,在社会主义荣辱观已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明确了在十八大报告提出后的时代背景下继续深入地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应当遵守的三大原则,并结合新时期的特点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途径。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理论来源,一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渊源于中华民族传统荣辱观的荣辱观,同时也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荣辱观的创新和拓展。第二部分,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该部分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阐述,包括了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两个部分。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特征,在系统学习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社会主义荣辱观着眼于新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着眼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未来,着眼于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而提出,具有非常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第三部分,阐述了新时期继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应当遵守的原则,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的集中体现。同时,阐述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应当遵守的三个原则,即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法治与德治统一原则。第四部分,重点阐述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要结合新时期新特点,从当前遇到的问题出发,从经济、文化和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 思想来源 理论体系 践行原则和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齐鲁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6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10-11
  • (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推进的紧迫要求10
  • (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10-11
  • (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11
  • 二、研究现状分析11-13
  • (一)学术界研究成果11-12
  • (二)学术界的主要研究观点12-13
  • 三、主要内容与框架13-14
  • (一)主要内容13
  • (二)框架结构13-14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4-16
  • (一)研究方法14
  • (二)主要创新点14-16
  • 第一部分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理论来源16-20
  • 一、对中华民族传统荣辱观的弃扬16-18
  • 二、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18-20
  • 第二部分 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20-30
  •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20-26
  • (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20-21
  • (二)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21
  • (三)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21-22
  • (四)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22-23
  • (五)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23-24
  • (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24-25
  • (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25-26
  • (八)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26
  •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特征26-30
  •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民族性27
  •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性27-28
  •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性28-30
  • 第三部分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30-38
  • 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30-32
  • (一)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推进的紧迫要求30
  •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30-31
  • (三)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31-32
  • 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原则32-38
  • (一)主体性原则32-33
  • (二)整体性原则33-35
  • (三)法治与德治统一原则35-38
  • 第四部分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38-48
  • 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8-39
  • (一)荣辱观践行中遭遇价值观多元化问题38
  • (二)荣辱观践行中重宣传而轻实践问题突出38-39
  •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规约建设滞后39
  • 二、解决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过程中问题的有效途径39-48
  • (一)努力优化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环境40-42
  • (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主体建设42-44
  • (三)大力创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方式方法44-46
  • (四)不断完善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制度保障46-48
  • 结束语48-50
  • 参考文献50-54
  • 致谢54-56
  • 在学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彩玲;;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和路径[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冯芸;;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中国儒家传统荣辱观的继承与超越[J];船山学刊;2010年03期

3 许秀萍;;试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历史传承性和时代现实性[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姜起民;;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J];消费导刊;2009年06期

5 崔永学;张澍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性、价值性和实践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杨大燕;;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在逻辑[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丁一;刘晶;;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农村道德建设中的有效实践途径[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3期

8 孔文清;;规范约束与内在道德情感并重——论社会主义荣辱观在道德建设方法上的创新[J];理论月刊;2009年11期

9 李培超;;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意义重大[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10 邓云晓;;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J];理论月刊;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宏颖;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荣辱观[D];南开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1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51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4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