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刍议

发布时间:2020-06-04 07:58
【摘要】:马克思主义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历史考察得知,灌输论在以革命和战争为主题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旧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与“以人为本”的时代理念相辅相成。 通过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历史考察,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中国共产党人对灌输论的精辟论述,不仅能使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来龙去脉,认识到灌输论的提出是思想斗争的客观实际所决定的。 以往在对灌输论的认识上,存在几种认识误区:认为灌输论“过时”了;将灌输论曲解为方法论;讳言灌输论的强制性。而通过对几种认识误区的剖析,可以加深对灌输论本质的认识。 “以人为本”与灌输论本质并不对立。从对以人为本的内涵和灌输论的本质的分析,不难看出两者不但不对立,而且新时期的灌输论还必须强调人文关怀,注重了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要坚持科学的灌输论就必须明确,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时代依据。这就需要从国际局势的发展、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以及教育的本质和人的认识发展规律三个纬度对新时期坚持灌输论的必要性、重要性进行必要的分析。要坚持灌输论还必须正确认识灌输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辩证关系,二者关系的基本表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决定了灌输的目的和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灌输的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性决定了灌输的科学指导性。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A811;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烈钧;;走进马克思故居[J];观察与思考;2011年07期

2 赖雄麟;;思想政治教育权力的法理探析——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时代化解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22期

3 闫立超;刘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之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26期

4 程恩富;;马克思主义区域化的典型[J];人民论坛;2011年22期

5 ;李大钊 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的举旗人[J];中华儿女;2011年13期

6 贺方彬;;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靳蕊卉;;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研究综述[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包心鉴;;常怀忧国之心 恪尽兴国之责——李慎明教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读后[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6期

9 胡祝欣;杜静宜;;浅析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J];学理论;2011年21期

10 高云;;当代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及其历史命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晓英;;弘扬延安精神 增强“问题意识”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方诗铭;刘修明;;“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坚持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郭沫若的正确道路[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3 姜佑福;;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看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主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董瑞华;;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5 黄书进;史国枫;;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发展[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6 赵会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开展钱币研究工作[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7 邹昆辉;;建国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许兴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历史使命[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柄;;毛泽东的《讲话》——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与文艺理论的完美交融[A];抗日战争与延安文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董瑞华;胡德平;;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视野——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公共经济学的研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戴钢书;马克思主义对文艺的指导作用[N];中国艺术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田建明;马克思主义在欧洲还好吗?[N];中国民族报;2008年

3 钟平;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记者 汪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在津举行[N];天津日报;2008年

5 王杰;马克思主义与儒学高层论坛综述[N];学习时报;2008年

6 【美】阿里夫·德里克 于海青 美国俄勒冈大学耐特社会科学讲座教授;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面临的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7 郑萍;佐佐木力与《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钟君;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在南宁召开[N];光明日报;2008年

9 记者 陈欣然;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举行[N];天津教育报;2008年

10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陈学明;为什么不提“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成果”?[N];社会科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陈爱萍;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童贤成;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整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连;胡绳与马克思主义[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兴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演进规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杨茜;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李庆喜;胡绳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张志勇;人与制度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杨宏伟;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雷;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刍议[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炜;推动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0年

3 郭栋;在新的历史时期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方向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4 杨宇晓;刘少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5 郑丽玲;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意蕴和基本路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詹乐;我国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李双套;伊格尔顿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以及启示[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8 潘之光;科技文化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涂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曹俊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丰富和发展[D];西华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96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96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f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