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发展状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8 08:57
   中高年级小学生处在整个学习和成长的最初级阶段,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及良好的道德品质。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不确定因素,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矛盾和信息化、全球化带来的多元化思想价值观念的冲击,极大影响了这类群体的健康成长的外围环境,结果导致有些中高年级小学生是非混淆,善恶颠倒,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明确了此类群体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更是抵制不良道德行为的强大武器,为促使这一群体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保证。本论文旨在研究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发展状况与教育对策。 本研究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其一,调查研究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现及现状;其二,分析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其三,提出改善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的对策。论文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理性分析,从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状、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的性别差异、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荣辱观形成的年级差异、地区差异、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的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差异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通过研究笔者发现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发展的状况总体上认识比较高,但是在“崇尚科学”和“艰苦奋斗”这两个方面认识上有偏差;年级的差异、学校地区的分布差异也造成了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认识上的差异。笔者对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五方面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对策。其一,全社会共同努力,特别关注小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发展问题。其二,特别加强农村小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其三,重点帮助小学生形成“崇尚科学”的健康价值取向。其四,引导小学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其五,促成小学生把良好的认知、观念有效地转化和固化为行为。
【学位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D648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1. 研究的理论意义
        2. 研究的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内外学者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界定
        1. "荣与辱"的概念界定
        2. "荣辱观"的概念界定
        3.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概念界定
    (二) 关于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的研究
        1. 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研究方法
        2. 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状况
        3. 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的形成原因
        4. 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的改善对策
    (三) 核心概念界定
        1. 荣辱观
        2. 社会主义荣辱观
        3. "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概念界定
三、研究目的、思路与过程
    (一) 研究目的
        1. 调查研究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现及现状
        2. 分析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形成的原因
        3. 提出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的改善对策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过程
四、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工具
        1. 问卷的信度
        2. 问卷的效度
五、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状况分析
    (一) 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总体状况
    (二) 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八个方面发展现状
        1. 爱国方面
        2. 服务人民方面
        3. 崇尚科学方面
        4. 辛勤劳动方面
        5. 团结互助方面
        6. 诚实守信方面
        7. 遵纪守法方面
        8. 艰苦奋斗方面
    (三) 影响因素
        1. 年级因素
        2. 性别因素
        3. 地区因素
        4. 母亲文化程度因素
六、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对策研究
    (一) 特别关注小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发展问题
        1. 家庭中,要树立教育目标、培育良好的家风,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2. 发挥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
        3. 小学生要发扬"慎独"精神,完善自我
    (二) 特别加强农村小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1. 加大对农村学校师资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公平化
        2. 有意识地强化有目的性的课外活动,陶冶情操
    (三) 重点帮助小学生形成"崇尚科学"的健康价值取向
        1. 引导小学生理解"崇尚科学"、"愚昧无知"的涵义
        2. 用适合小学生群体年龄特点的方式方法进行故事导入,深化对"崇尚科学"的理解
        3. 案例讨论,明辨是非
        4. 引导学生和科学交朋友
    (四) 引导小学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
    (五) 促成小学生把良好的认知、观念有效地转化和固化为行为
        1.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塑造自我
        2.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升华荣辱观
附录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玲;王鑫强;杨邓红;;高中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状与特点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3期

2 廉清;;人生价值视阈中的荣辱感[J];道德与文明;2009年05期

3 何小忠;姜朝晖;;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目标、任务与方法[J];中国德育;2006年09期

4 胡友笋;汤玲;焦垣生;;“八荣八耻”荣辱观研究综述[J];中国德育;2008年05期

5 李晓兰;;析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现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刘磊;傅维利;李德显;王丹;;透视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诚信价值取向[J];教育科学;2010年04期

7 刘美玲;;“五名”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12期

8 何小忠;;浅议青少年荣辱观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4期

9 袁振国;;深刻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J];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10 傅维利;王丹;刘磊;李德显;;诚信观的构成及其对诚信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2828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28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0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