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3 16:05
本文关键词:荀子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思想深刻,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儒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荀子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非常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并在其传世之作《荀子》一书中阐述了其德育思想,为后世的思想道德教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研究学习与借鉴。 本文是在对《荀子》三十二篇的深入解读以及对现有的荀子德育思想研究成果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做得更进一步研究。本文写作的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文章立足于战国末期的社会现实状况,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对荀子德育思想的形成背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荀子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二部分:深入阐述了荀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荀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基本特征三方面内容。首先,文章从自然之性、情欲之恶、人性改造这几方面分析了荀子以“人性恶”为核心的德育理论基础。其次,又从礼制观、诚信观、荣辱思想、富民精神等方面分析了其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最后,在对上述两方面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荀子德育思想具有的层次性、主观能动性、创新性等特征。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荀子德育思想的实践内容。首先分析了荀子塑造理想人格的德育目标,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他塑造理想人格的具体德育方法,主要包括“至诚化民”的宣传方法、“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知行统一”的实践方式和“虚壹而静”的认识方法。 第四部分:在深入分析学者对荀子德育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德育思想的现代实践价值,,并从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论述了荀子德育思想对现代学校德育建设的启示。 通过整体的分析与研究,本文认为荀子德育思想以其“性恶论”为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礼”为核心的德育体系。毋庸置疑,荀子德育思想为当代学校德育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但是由于荀子德育思想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应该以“扬弃”的态度来借鉴荀子德育思想,让其更好的为我国的德育建设服务。
【关键词】:荀子 德育思想 现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8
【目录】: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绪论10-25
-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10-11
- (一) 研究的缘起10
- (二) 研究的意义10-11
- 二、 文献综述11-22
- (一) 国内研究综述11-21
- (二) 国外研究综述21-22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22-23
- (一) 研究思路22
- (二) 研究方法22-23
- 四、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23-25
- (一) 研究的重点23
- (二) 研究的难点23-24
- (三) 研究的创新点24-25
- 第一章 荀子德育思想的形成背景25-36
- 一、 荀子德育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25-29
- (一) 荀子德育思想形成的经济基础26-27
- (二) 荀子德育思想形成的政治条件27-28
- (三) 荀子德育思想形成的思想文化渊源28-29
- 二、 荀子德育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29-36
- (一) 荀子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创新29-32
- (二) 荀子对先秦道法墨家思想的吸收与批判32-36
- 第二章 荀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内容36-50
- 一、 荀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36-39
- (一) 荀子之“性”——自然之性36-37
- (二) 荀子之“性恶”——情欲之恶37-38
- (三) 荀子之“化性起伪”——人性改造38-39
- 二、 荀子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39-46
- (一) “明礼定分”的礼制观39-41
- (二) “诚心守仁”的诚信观41-43
- (三)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的荣辱观43-44
- (四) “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的富民精神44-46
- 三、 荀子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46-50
- (一) 倡导德育目标的层次性46-47
- (二) 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47-48
- (三) 追求继承与融合基础上的创新性48-50
- 第三章 荀子德育思想的实践内容50-57
- 一、 荀子塑造理想人格的德育目标50-52
- (一) 培养“好法而行”的“士”君子50-51
- (二) “笃志而体”的君子人格51
- (三) “知通统类”的圣人目标51-52
- 二、 荀子德育实践的基本方法52-57
- (一) “至诚化民”的宣传方式52-53
- (二) “虚壹而静”的认识论53-54
- (三) “知不若行”的实践方式54-55
- (四) “慎其独者”的自我修养法55-57
- 第四章 荀子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57-69
- 一、 对荀子德育思想的评价57-61
- (一) 对荀子“性恶论”思想的评价57-59
- (二) 对荀子“礼论”思想的评价59-61
- 二、 荀子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61-69
- (一) 设定德育目标,使学校德育体系化62-63
- (二) 完善德育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63-65
- (三) 丰富德育方法,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65-69
- 结语69-70
- 参考文献70-74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4-75
- 致谢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光文;继承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品德教育[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2 唐炜;;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借鉴[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陈光连;;港台及国内荀子伦理思想研究综述——人性论视域下的德性透视[J];船山学刊;2008年03期
4 陈林;;荀子“性恶”论辨正[J];道德与文明;2010年05期
5 王利蕊;;荀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冯兵;;荀子的社会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东南文化;2007年06期
7 卢艳兰,张在喜;试论荀子德育方法[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谭焱良;荀子德育思想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于秀英;关于加强和改进当前大学生德育的几点认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09期
10 方尔加;荀子:孔孟儒家的千古罪人[J];管子学刊;1994年04期
本文关键词:荀子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4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