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缺失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8 06:37
  摘要内容: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处于道德规范体系中的最低层次,它是敬业、奉献等更高道德境界的基础,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且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识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人与环境关系,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尤其是对于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公德现状却不容乐观。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缺失比较严重,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不讲文明礼貌,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不爱护公物、损害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意识淡漠;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肆意破坏自然环境。本文在对我国社会公德的发展沿革、社会公德的涵义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我国的社会公德现状、缺失原因,以及当代中国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当代中国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以企在深化理论研究的同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贡献。文章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社会公德概述...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社会公德概述
    (一) 公德的发展沿革
        1. 公德在国外的发展
        2. 公德在国内的发展
    (二) 社会公德的涵义
        1. 社会公德的定义
        2. 社会公德的特征
        3. 公德与私德的区别
    (三)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1. 在人与人的关系层面上,主要体现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2.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上,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
        3.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爱护环境
二、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缺失现状
    (一) “社会公德缺失”与“道德滑坡”问题分析
        1. “社会公德缺失”概念分析
        2. 道德规范体系分析
        3. “道德滑坡”问题分析
    (二) 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缺失现状
        1.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不讲文明礼貌,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
        2.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损害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意识淡漠
        3.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肆意破坏自然环境
三、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封建传统对社会公德的消极影响
        1. 封建社会家国同构、皇权专制的政治结构阻挠了公德意识的产生
        2. 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结构消除了公德行为的产生基础
        3. 封建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心态制约着人们公德意识的发展
    (二) 现代社会对社会公德的冲击
        1. 十年动乱的破坏
        2. 计划经济的负面影响
        3. 市场经济的冲击
    (三) 社会公德建设自身存在的弊端
        1. 社会公德的特点和难点
        2. 公共领域的发育与社会公德发展的不同步性
        3. 社会公德形成机制的不健全
四、当代中国社会公德建设的新思考
    (一) 当代中国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可能性
        1. 拓展了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为公德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2. 实现了人的经济解放,为社会公德建设奠定了人力基础
        3. 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合作秩序,为公德建设奠定了社会基础
    (二) 当代中国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1. 培育公民意识,提高人们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
        2. 加强法制化建设,促进社会公德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
        3. 培养公德精神,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私德内涵的再探究[J]. 张志伟,王东.  法制与社会. 2006(17)
[2]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缺失与对策[J]. 孟蕴华.  中州学刊. 2006(03)
[3]公私观念与公德、私德[J]. 廖加林.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12)
[4]当今中国社会公德缺失原因分析[J]. 陈卓.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5]我国社会公德的现代建构[J]. 廖加林.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05)
[6]近20年来梁启超《新民说》研究综述[J]. 石烈娟.  广西社会科学. 2005(09)
[7]近年来国内关于公民道德的研究综述[J]. 吴威威.  道德与文明. 2005(03)
[8]“重私德轻公德”的道德传统及其现代影响[J]. 杜昔航.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5(03)
[9]略论公民道德建设的目的[J]. 张博颖.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10]私德教育:当代道德教育的必然内容[J]. 戚务念,温海燕.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04)



本文编号:2923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923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a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