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转化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8 20:16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式,对于做好这项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本文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选取了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层面的角度,就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转化过程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研究,从而为科学、合理、有效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第一章:导论部分。在综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本文研究涉及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和主客体关系进行了界定,即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相对于主体来说的具有一定独立性的能动的受教育者,其与主体的关系是一种“主体际”的关系。第二章:理论基础部分。介绍了角色理论的核心概念:角色、角色期待和角色扮演;阐述了结构角色理论和过程角色理论两大理论的主要内容;解释了基于角色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缘由。第三、四章:理论运用和分析部分。具体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转化过程,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转化过程:第一,教育引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学习过程。第二,社会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扮演过程。第三,成长发展下客体的角色超越过程。在辩证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转化过程...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
1.1.1 选择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分析路径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之处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 创新之处
2 角色理论的核心概念及其基本内容
2.1 角色理论的核心概念
2.1.1 角色
2.1.2 角色期望
2.1.3 角色扮演
2.2 角色理论的基本内容
2.2.1 结构角色理论
2.2.2 过程角色理论
3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转化过程
3.1 教育引导下客体的角色学习过程
3.1.1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规范学习和把握
3.1.2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期望领悟和理解
3.1.3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意识形成和发展
3.2 社会影响下客体的角色扮演过程
3.2.1 主体主导作用占主要地位时期的被动接受者
3.2.2 客体自我吸收和内化占主要地位时期的主动接受者
3.3 成长发展下客体的角色超越过程
3.3.1 客体在角色认知水平上的自我超越
3.3.2 客体在角色行为表现上的自我超越
3.3.3 客体在角色人格上的自我超越
4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转化过程中的矛盾和规律
4.1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转化过程中的矛盾
4.1.1 客体角色的“新知”与“旧识”之间的矛盾
4.1.2 客体角色的“新行”与“旧习”之间的矛盾
4.1.3 客体角色的理论认知与实际行为选择之间的矛盾。
4.2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转化过程中的规律
4.2.1 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规律
4.2.2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4.2.3 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统一的规律
5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转化过程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启发
5.1 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观
5.2 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自觉能动性
5.3 不失时机地促成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转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研究及其价值追问[J]. 唐斌. 思想理论教育. 2014(12)
[2]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新论[J]. 李合亮. 探索. 2014(06)
[3]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J]. 赵子林. 思想教育研究. 2012(07)
[4]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必要性及二者的关系[J]. 罗洪铁.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02)
[5]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及其主体性的思考[J]. 倪新兵,刘争先.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06)
[6]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及客体性的再认识[J]. 杨永明. 教育探索. 2010(03)
[7]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研究略述[J]. 卢黎歌,田建军. 思想教育研究. 2008(07)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理论研究现状与趋势探讨[J]. 霍威地.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7(06)
[9]平等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原则[J]. 李江凌.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6(09)
[10]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J]. 卢岚,徐志远.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本文编号:2924546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
1.1.1 选择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分析路径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之处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 创新之处
2 角色理论的核心概念及其基本内容
2.1 角色理论的核心概念
2.1.1 角色
2.1.2 角色期望
2.1.3 角色扮演
2.2 角色理论的基本内容
2.2.1 结构角色理论
2.2.2 过程角色理论
3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转化过程
3.1 教育引导下客体的角色学习过程
3.1.1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规范学习和把握
3.1.2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期望领悟和理解
3.1.3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意识形成和发展
3.2 社会影响下客体的角色扮演过程
3.2.1 主体主导作用占主要地位时期的被动接受者
3.2.2 客体自我吸收和内化占主要地位时期的主动接受者
3.3 成长发展下客体的角色超越过程
3.3.1 客体在角色认知水平上的自我超越
3.3.2 客体在角色行为表现上的自我超越
3.3.3 客体在角色人格上的自我超越
4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转化过程中的矛盾和规律
4.1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转化过程中的矛盾
4.1.1 客体角色的“新知”与“旧识”之间的矛盾
4.1.2 客体角色的“新行”与“旧习”之间的矛盾
4.1.3 客体角色的理论认知与实际行为选择之间的矛盾。
4.2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转化过程中的规律
4.2.1 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规律
4.2.2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4.2.3 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统一的规律
5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转化过程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启发
5.1 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观
5.2 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自觉能动性
5.3 不失时机地促成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角色转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研究及其价值追问[J]. 唐斌. 思想理论教育. 2014(12)
[2]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新论[J]. 李合亮. 探索. 2014(06)
[3]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J]. 赵子林. 思想教育研究. 2012(07)
[4]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必要性及二者的关系[J]. 罗洪铁.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02)
[5]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及其主体性的思考[J]. 倪新兵,刘争先.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06)
[6]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及客体性的再认识[J]. 杨永明. 教育探索. 2010(03)
[7]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研究略述[J]. 卢黎歌,田建军. 思想教育研究. 2008(07)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理论研究现状与趋势探讨[J]. 霍威地.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7(06)
[9]平等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原则[J]. 李江凌.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6(09)
[10]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J]. 卢岚,徐志远.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本文编号:2924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9245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