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本文关键词: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激烈动荡,政治局势复杂多变,但造就了很多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蔡元培先生就是其中杰出一位,他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革命家、思想家。他的一生向往着自由,追求着进步,始终引领着近代中国教育革命的思想潮流,毕生都致力于近代中国的教育事业改革,为近代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更是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开辟了近代中国公民道德教育史的新篇章。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所形成的时代背景较为复杂。国内时局动荡不安,挽救民族危亡刻不容缓;国外资本主义繁荣兴盛,公民民主意识浪潮澎湃。而蔡先生是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学贯中西,立志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入手,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为突破口来挽救民族危机,推进国家富强,从而促使了其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蔡元培先生强调要以公民道德教育统帅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从而培养出健全的人格,以提高国民素质。蔡元培先生认为公民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自由、平等、博爱。必须采用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特别是以自我教育为动力、从而构成“德育至上,德智体美劳并举”的实施途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蔡元培先生的公民道德教育仍然有其重要历史启迪意义。首先,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需要公民道德教育:要以公民道德教育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要以公民道德教育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要以公民道德教育来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要以公民道德教育来传递社会主义和谐观念。其次,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需要公民道德教育:要以自由美德践行社会主义自由;要以平等教育增进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的认同;要以公正教育践行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要以法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最后,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需要公民道德教育:要以国家与公民关系的正确认知来培育爱国主义精神;要以在实践中砥砺德行来培育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要开展信义教育来提高公民的诚信意识;要开展礼让教育来培育社会主义友善观。
【关键词】:公民 公民道德教育 启示 核心价值观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7
- 一、选题缘由9-11
- (一)选题背景9-10
- (二)选题意义10-11
- 二、概念界定11-13
- (一)公民11-12
- (二)公民道德12
- (三)公民道德教育12-13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13-16
- (一)国外研究现状13-14
- (二)国内研究现状14-16
- 四、创新之处16-17
- 第一章 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17-23
- 第一节 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17-18
- 一、国内时局动荡不安,挽救民族危亡刻不容缓17-18
- 二、国外资本主义繁荣兴盛,公民民主意识浪潮澎湃18
- 第二节 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来源18-23
- 一、对传统儒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8-19
- 二、对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文化的汲收和借鉴19-21
- 三、对同时代先进人物相关思想的吸收与扩展21-23
- 第二章 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与实施方法23-37
- 第一节 公民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23-27
- 一、以公民道德教育统率五育23-25
- 二、以公民道德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25-26
- 三、以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国民素质26-27
- 第二节 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27-30
- 一、自由——“自由,美德也”27-28
- 二、平等——“尚公德,尊人权,贵贱平等”28-29
- 三、博爱——“博爱者,人生最贵之道德也”29-30
- 第三节 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30-37
- 一、采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方式31-33
- 二、通过“修己、自省、自制”进行自我教育33-34
- 三、德育至上,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并举34-37
- 第三章 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与当代启示37-56
- 第一节 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37-40
- 一、是反帝反封建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37-38
- 二、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38-40
- 第二节 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40-56
- 一、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需要公民道德教育41-45
- 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需要公民道德教育45-50
- 三、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需要公民道德教育50-56
-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0
- 附录60-61
- 致谢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华;新加坡和香港地区学校公民道德教育评介[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廖小平;从哲学-社会学角度谈新世纪公民道德教育[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2年09期
3 林小青;中专学校公民道德教育浅谈[J];教育导刊;2002年Z2期
4 陈炳水;道德信念教育: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切入点[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5期
5 李紫电,陈洪林;入世与公民道德教育[J];兰州学刊;2002年04期
6 牛广福;公民道德教育的新任务[J];文明与宣传;2002年01期
7 牛广福;公民道德教育要注重渗透[J];文明与宣传;2002年06期
8 李建华;权利意识:公民道德教育的核心[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3期
9 王德亮,方海;党校应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习《公民道德教育实施纲要》的体会[J];延边党校学报;2002年01期
10 张国良;言利:新时期公民道德教育的切入点[J];理论学刊;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沧区委党校课题组;刘青;;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村改居”社区公民道德教育问题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2 任浩明;;入世后广西公民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大垣;余金龙;;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民道德教育[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4 寇东亮;;道德资源供给与公民道德教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顾智明;;凸现公民道德教育的人文意蕴[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龙静云;陈春萍;;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公民道德教育内容[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秦红岭;;从奥林匹克主义中挖掘公民道德教育的精神资源[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王锋;;公民道德教育:高中德育新视窗[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子昕 张红红 安娜;我市启动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N];榆林日报;2013年
2 湖北荆门市东宝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昌蓉;加强道德讲堂建设 推进公民道德教育[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4年
3 本报评论员;从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抓起[N];广西日报;2002年
4 赵程华 赵山;切实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N];吉林日报;2004年
5 刘群 杨小虎;公民道德教育要与时俱进[N];新疆日报(汉);2002年
6 本报记者 刘同毅;迅速掀起公民道德教育活动高潮[N];云南日报;2002年
7 陈占斌;市审计局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月”活动[N];安阳日报;2008年
8 通讯员 赵小明 谢奎斌;三十三团 公民道德教育落到实处[N];兵团日报(汉);2011年
9 温述明;贯彻十六大精神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N];西藏日报;2003年
10 杨莉;一○一团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内容多形式新[N];兵团日报(汉);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珂;当代中西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婷婷;公民道德教育理念与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唐秀美;学校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特殊作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熊欧丽;俄罗斯公民道德教育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5 黄立顺;中英公民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李丽娟;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浙江大学;2013年
7 冯丹;网络环境下公民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3年
8 刘冰清;韩国公民道德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9 于家婧;中外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比较与借鉴[D];齐齐哈尔大学;2014年
10 李阳;公民道德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94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