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
本文关键词: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20世纪30年代始,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起了一场残酷血腥的侵略战争,中国军民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日运动。这场战争最早开始于中国东北地区,因此,最初的抵抗也由东北军民发起。在东北抗日战争过程中,以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为主力,较为沉重地打击了侵略日军的气焰,为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多种既承接中国传统价值观,同时又对中国后来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形塑作用的价值与精神,具体表现为:对国家、人民的忠诚以及对非正义战争深恶痛绝的爱国主义情怀;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团结合作、共同对敌的优秀品格等,即东北抗联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可以被概括为: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每一种精神都不是凭空产生并发挥作用的,必须结合特定的历史语境对其进行剖析。因此,要想认识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挖掘其时代价值,就必须首先从了解东北抗联的形成及其背景环境开始,具体分析其特征与影响,进而解读其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积极作用。东北抗联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这一整套精神价值观不仅在革命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和平年代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尤其是其核心内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促进国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国民教育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东北抗联精神 民族精神 时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7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8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10-13
- 1.1.1 选题依据10-11
- 1.1.2 选题的现实意义11-13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3-15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2.2 国外相关研究15
- 1.3 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点15-18
- 1.3.1 研究方法15-16
- 1.3.2 研究思路16
- 1.3.3 论文的创新之处16-18
- 2 东北抗联精神形成的背景18-32
- 2.1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侵略18-20
- 2.2 东北抗日联军的浴血奋战和艰难探索20-28
- 2.2.1 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20-24
- 2.2.2 东北抗日联军的浴血奋战史24-28
- 2.3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28-30
- 2.4 中共在历史上创造的精神力量30-32
- 3 东北抗联精神的主要内容32-38
- 3.1 东北抗联精神的历史地位32-33
- 3.2 东北抗联精神的主要内容33-38
- 3.2.1 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33-34
- 3.2.2 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34
- 3.2.3 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34-35
- 3.2.4 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35
- 3.2.5 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35-38
- 4 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38-48
- 4.1 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价值38-40
- 4.1.1 强化民族爱国意识38-39
- 4.1.2 树立民族自强观念39
- 4.1.3 凝聚民族团结力量39-40
- 4.2 英勇战斗精神的时代价值40-41
- 4.2.1 加强新时期军队的建设40-41
- 4.2.2 有力应对突发事件的挑战41
- 4.3 不畏牺牲精神的时代价值41-43
- 4.3.1 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42
- 4.3.2 推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42-43
- 4.4 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价值43-45
- 4.4.1 提升党的自身建设43-45
- 4.4.2 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45
- 4.5 国际主义精神的时代价值45-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4
- 作者简历54-56
- 学位论文数据集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霁虹;;继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的抗战精神[J];世纪桥;2010年10期
2 张志杰;不可磨灭的功勋──东北抗联的历史作用(上)[J];党史纵横;2001年09期
3 张志杰;不可磨灭的功勋──东北抗联的历史作用(中)[J];党史纵横;2001年09期
4 张志杰;不可磨灭的功勋──东北抗联的历史作用(下)[J];党史纵横;2001年09期
5 史韵;苏军击溃关东军 东北抗联立功勋[J];世纪桥;2005年Z1期
6 何立波;;在苏联秘密整训的东北抗联[J];党史博采(纪实);2008年07期
7 孙秀;邹洪学;王铁军;;东北抗联和中共北满省委在绥棱[J];世纪桥;2008年09期
8 暖慧;;抗联精神 薪火相传——记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东北抗联精神宣传分队成立大会[J];世纪桥;2010年12期
9 田家乐;;东北抗联第十一军军长——祁致中[J];世纪桥;2010年10期
10 ;东北抗联壮士的超常毅力[J];世纪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莹;李正红;刘春霞;;东北抗联艰苦斗争历程[A];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文集[C];2011年
2 刘国栋;;中国地上的抗日尖刀—东北抗联[A];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文集[C];2011年
3 张倩;;传承东北抗联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试论二者的相融合的途径及意义[A];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文集[C];2011年
4 ;后记[A];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文集[C];2011年
5 朱成山;耿雨霞;;抗战期间牺牲的东北抗联将领群体的考证与定位[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7年
6 余丽君;;东北抗联精神及其当代价值[A];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文集[C];2011年
7 张洪兴;;东北抗联精神永放光芒[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8 何村;;东北抗联报刊研究[A];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文集[C];2011年
9 ;附录[A];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文集[C];2011年
10 王建学;;序[A];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浪邋司成钢;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开馆[N];辽宁日报;2007年
2 通讯员 黄欢 记者 傅光楠;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十个月接待三十万人次[N];本溪日报;2008年
3 记者 董云平 程瑶;东北抗联博物馆 改扩建工程启动[N];黑龙江日报;2010年
4 ;弘扬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N];吉林日报;2014年
5 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庄严;弘扬伟大东北抗联精神[N];人民日报;2014年
6 仲海涛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N];吉林日报;2014年
7 孔令波 孔刚;东北抗联:绝境苦战十四年[N];中国国防报;2005年
8 鲁英杰 郭渊;通化师院重视东北抗联史研究[N];吉林日报;2002年
9 记者邵丹;65301部队向我市赠送东北抗联组雕[N];通化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李恩惠;军分区官兵参观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N];本溪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麻雪;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国芳;抗联歌曲的革命精神与当代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10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