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9 16:05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为何重要,马克思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只有重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性,才会明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于让更多人明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而面对苏联解体和苏东剧变后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随着我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变本加厉的渗透,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另外,随着网络化为我国意识形态传播提供新渠道的同时,又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条件,也有人利用网络的开放自由,大肆抹黑、攻击党和政府,各种负面的声音使网络混乱不堪,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路径和方式的研究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在第一部分运用历史分析法介绍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处的国内国际背景情况,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国内外相关文献出发,阐明了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第二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法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和本质特征。第三部分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三个维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构,再根据功能与结构的关联,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在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实现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加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功能的压力,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增加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调控功能的难度,网络化效应的负面影响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人格塑造功能的环境和教育造成了不少威胁,以及普世价值观和宗教极端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规范的冲击。因此在第五部分里,本文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通过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能力和统摄功能力求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调控功能;通过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人格塑造的环境氛围和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人格塑造功能;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整合方式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规范功能;最后认为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和人才队伍培养力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功能 实现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喀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7
  • 第一节 选题背景11
  • 第二节 研究意义11-12
  • 一、理论意义11-12
  • 二、实践意义12
  • 第三节 研究现状12-15
  • 一、国内研究现状12-14
  • 二、国外研究现状14-15
  • 第四节 研究方法15-16
  • 第五节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16-17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渊源与内涵17-30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发展17-24
  • 一、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形成17-18
  • 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点18
  • 三、马克思后继者对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与发展18-24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与本质24-30
  •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与相关概念的区别24-26
  •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26-27
  •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27-30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构与功能30-40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构30-31
  • 一、从时间维度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构30
  • 二、从空间维度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构30-31
  • 三、从实践维度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构31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31-40
  • 一、社会调控功能31-32
  • 二、人格塑造功能32-35
  • 三、价值规范功能35-36
  • 四、批判功能36-40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在当前实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40-47
  • 第一节 全球化的冲击性40-41
  • 一、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40-41
  • 二、全球化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功能的压力41
  •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41-43
  • 一、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41-43
  • 二、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43
  • 第三节 网络化效应的负面性43-44
  • 一、网络化效应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环境的负面影响43
  • 二、网络化效应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负面影响43-44
  • 第四节 普世价值和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性44-47
  • 一、普世价值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规范的消解44-45
  • 二、宗教极端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规范的冲击45-47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基本途径及方式47-60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调控功能实现的途径与方式47-49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地位47-48
  • 二、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统摄力48-49
  • 三、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的整合方式49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人格塑造功能的实现途径与方式49-53
  • 一、通过新媒体做好个体的思想政治工作49-50
  • 二、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50-51
  • 三、树立典型的示范方式51-53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规范功能实现的途径与方式53-55
  •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3-54
  • 二、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54-55
  • 三、落实落小落细的实践方式55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功能的实现路径与方式55-60
  • 一、注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55-57
  • 二、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队伍的素质57-58
  • 三、直面现实的解释方式58-60
  • 结束语60-61
  • 参考文献61-64
  • 致谢64-65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65-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论意识形态功能与党执政的青年基础[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2 张丽玲,赵亮;恩格斯的意识形态功能理论——晚年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新贡献[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3 叶政;;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功能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4 邱柏生;;论意识形态功能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7年10期

5 赵勇;;日常生活视域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发挥[J];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03期

6 徐海波;王萍;;论消费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3期

7 王永贵;;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3期

8 薛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文化视角[J];教学与研究;2009年08期

9 王贺兰;;试论礼仪的意识形态功能[J];人民论坛;2013年26期

10 陶玉泉;论意识形态功能[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正鹏;薛华;;哈贝马斯访谈[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孟迎辉;西方国家掌控宗教意识形态功能的举措[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孟然;三个自信与三种教育(3)[N];组织人事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鹏伟;美国影片的意识形态功能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2 赵福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研究[D];喀什大学;2016年

3 方莉;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徐晓琳;论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刘新;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功能的思想及其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16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b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