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左联”文学:党在国统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形式

发布时间:2017-04-20 03:09

  本文关键词:“左联”文学:党在国统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形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全面分析了“左联”文学是党在特殊时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形式,共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是导论部分,阐述了“左联”文学之所以成为作文选题的缘由以及研究的意义,介绍了目前国际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指出了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介绍了“左联”文学发生时的环境和条件,它之所以成为当时党在国统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方式,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的。当时国民党政府一方面实行严厉的新闻检查制度,控制进步思想的传播,另一方面推行愚民政策,进行文化“围剿”,意图消灭共产党及其主张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潮。这些都导致了当时国统区民众的思想混乱、迷茫,加之共产党当时的危难处境,文学成为了党在国统区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全面介绍了“左联”的成立和发展,左翼文学思潮从国际到国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掀起一股左翼文学的世界性浪潮。中国的左翼作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此担负起传播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暗统治、抵抗外侮的大任,带领无数仁人志士奋勇向前,,为无产阶级革命准备和抗日准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三章具体地介绍“左联”文学做为党在国统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形式所作出的突出贡献。首先简单介绍了“左联”文学的概况与成就,然后从中分析“左联”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通过“左联”文学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 第四章总结了“左联”文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当代的重要启示,主要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实行统一战线政策、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以及重视文学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在动员社会中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左联文学 思想政治教育 爱国主义 社会动员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导论11-18
  • 一、问题的提出11
  • 二、研究意义11-12
  • (一)理论意义11
  • (二)实践意义11-12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述评12-16
  • (一)国内研究现状12-16
  • (二)国外研究现状16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6-17
  • (一)研究思路16-17
  • (二)研究方法17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17-18
  • (一)研究的重点17
  • (二)研究的难点17
  • (三)创新之处17-18
  • 第一章 非常时期文学是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形式18-27
  • 一、国民党在国统区的思想控制18-23
  • (一)实行严厉的新闻检查制度18-19
  • (二)违背和曲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9-20
  • (三)推崇封建主义和法西斯主义20-21
  • (四)反对马克思主义和新思想传播21-23
  • 二、国统区民众的思想状况23-27
  • (一)各种社会思潮对民众的影响23-24
  • (二)广大民众不良的精神状态24-25
  • (三)文学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世俗形式25-27
  • 第二章 左翼文学的兴起和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27-34
  • 一、“左联”文学的兴起27-29
  • (一)“左联”文学兴起的国际背景27-28
  • (二)从左翼文学到“左联”文学28-29
  • 二、“左联”: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组织29-31
  • (一)“左联”的成立29-30
  • (二)“左联”的主要活动30-31
  • 三、党的领导与中国左翼文学运动31-34
  • (一)党的思想领导31-32
  • (二)党的组织领导32-33
  • (三)党的政治领导33-34
  • 第三章 “左联”文学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34-47
  • 一、“左联”文学概况34-37
  • (一)“左联”文学创作的题材及形式34-35
  • (二)“左联”作家群体35
  • (三)“左联”文学创作成就35-37
  • 二、“左联”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37-42
  • (一)宣传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7-38
  • (二)揭露国统区社会的阴暗38
  • (三)探索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出路38-39
  • (四)张扬反抗精神和革命精神39-40
  • (五)批评大众的不良国民性40-41
  • (六)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与善良41-42
  • 三、“左联”文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及历史地位42-47
  • (一)掌握文学发展方向的话语权42-43
  • (二)占领了国统区的文学阵地43-44
  • (三)点燃了青年的革命热情44-46
  • (四)丰富了我国的精神文化宝库46-47
  • 第四章 “左联”文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47-56
  • 一、党的领导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正确方向的关键47-49
  • (一)党的指导原则是指引“左联”文学运动的灯塔47-48
  • (二)党为“左联”及时导引着航向48-49
  • 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实行统一战线政策49-51
  • (一)实行文化统一战线政策扩大了革命文化宣传阵营49-50
  • (二)实行文化统一战线政策取得了更大的思想政治成就50-51
  • 三、搞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意形式的多样化51-53
  • (一)“文以载道”的价值显现51
  •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的多样化51-53
  • 四、文学形式是动员社会的有效手段53-56
  • (一)社会动员53-54
  • (二)文学形式与社会动员54-56
  • 参考文献56-59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59-60
  • 后记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向东;对左翼文学的评价和重写文学史的思考[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2 吴福辉;中国左翼文学、京海派文学及其在当下的意义[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朱晓进;政治文化与20世纪30年代作家的文学选择[J];江海学刊;2003年02期

4 朱寿桐;论作为文学社团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朱晓进;从《前锋月刊》看前期“民族主义文艺运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6 袁玉琴;从《黄钟》看后期“民族主义文艺运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7 朱晓进;论三十年代文学杂志[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8 荒煤;;伟大的历程和片断的回忆——纪念“左联”成立五十周年[J];人民文学;1980年03期

9 孙玉石;对“革命文学”论争性质的一点看法[J];北京师院学报;1977年Z2期

10 李华;左翼小说叙事模式的发展和演变[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左联”文学:党在国统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形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7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17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e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