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09:11

  本文关键词:“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以及省、市各级道德模范评选工作的开展,全国上下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道德模范,他们的事迹感染并带动着大众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然而,道德模范评选出来之后,对于道德模范群体的关注不应只停留在赞美上,应在全社会提倡礼遇和帮扶道德模范的风尚。这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以及行善得福、德得一致的社会伦理要求,也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关键所在。基于此,中央和部分地方各级文明办制定了一批帮扶和礼遇道德模范的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在此方面,“沧州好人”后援会作为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的成功探索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积极肯定。成立“沧州好人”后援会,是政府部门将帮扶道德模范工作以扶持非营利组织运作的方式进行开展的一种尝试,在全国范围内有着示范性的意义。自2007年成立以来,“沧州好人”后援会工作逐步发展走向规范,组织运行日益平稳,帮扶工作取得了积极效果。不仅使得接受帮扶的道德模范获益,还在全社会弘扬了“好人有好报”的社会风尚,使得“争当好人、争做奉献”的社会风气日益浓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以“沧州好人”后援会为样本,总结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的经验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可行性建议,能够为“沧州好人”后援会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也能够为其他地区的帮扶道德模范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本文梳理了当前“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的发展过程,总结了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的积极意义。通过研究“沧州好人”后援会的客观情况和其工作创新,对“沧州好人”帮扶工作如何深入拓展进行了探索。根据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科学运行的基本要求和当前工作现状,梳理总结当前“沧州好人”帮扶工作在帮扶制度、帮扶范围、资金来源、人员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据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理论,就发展“沧州好人”帮扶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一是建章立制,规范对道德模范的帮扶和礼遇;二是进一步拓宽帮扶范围;三是积极拓展资金来源;四是设置专职工作人员;五是加强对帮扶工作的监督管理。
【关键词】:道德模范 帮扶工作 非营利组织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绪论10-19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3
  • 1. 研究背景10-11
  • 2. 研究意义11-13
  • (二) 文献综述13-16
  • (三) 基本概念16-17
  • 1. 道德模范16
  • 2. 帮扶道德模范工作16-17
  • 3.“沧州好人”后援会17
  • 4. 非营利组织17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17-19
  • 一、“沧州 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现状分析19-27
  • (一)“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发展过程19
  • (二)“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的管理制度19-20
  • (三)“沧州好人”后援会创新发展道德模范帮扶工作的主要做法20-23
  • 1. 探索以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帮扶道德模范20
  • 2. 创立重点帮扶与礼遇关爱相结合的工作方式20-21
  • 3. 鼓励道德模范互帮互助21
  • 4. 积极拓展帮扶内容21-22
  • 5. 强化后援舆论支撑22-23
  • (四)“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取得的成就23-27
  • 1. 开创了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帮扶道德模范的先例23-24
  • 2. 切实帮助道德模范解决了实际困难24-25
  • 3. 在社会中形成帮助和学习道德模范的良性循环25
  • 4. 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25-27
  • 二、“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27-34
  • (一) 帮扶制度尚不完善27-28
  • 1. 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尚未形成成熟的政策环境27
  • 2. 缺乏对帮扶道德模范工作范围和时效的规定27-28
  • (二) 帮扶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28-30
  • 1. 帮扶主体范围有待拓宽28
  • 2. 帮扶客体范围有待拓宽28-29
  • 3. 帮扶活动内容有待进一步拓展29-30
  • (三) 帮扶资金来源不稳定30-31
  • 1. 政府拨款匮乏30
  • 2. 募捐筹款有限30-31
  • (四) 缺乏专职工作人员31-32
  • 1. 专职工作人员岗位缺失31
  • 2. 专职工作人员培养路径缺失31
  • 3. 设置专职工作人员面临的舆论压力大31-32
  • (五) 缺乏对帮扶工作的有效监督32-34
  • 1. 我国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政策更新缓慢32
  • 2. 我国政府关于非营利组织监管管理的问责机制缺失32-34
  • 三、完善道德模范帮扶机制的思路和建议34-40
  • (一) 规范对道德模范的帮扶和礼遇34
  • 1. 政府出台制度保障34
  • 2. 明确各部门职责34
  • 3. 帮扶政策明确期限34
  • (二) 拓宽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的范围34-36
  • 1. 拓宽帮扶工作的主体范围34-35
  • 2. 拓宽帮扶工作的客体范围35
  • 3. 拓展帮扶工作的内容35-36
  • (三) 积极拓展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的资金来源36-37
  • 1. 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36-37
  • 2. 探索基金会管理稳固企业支持37
  • 3. 组织发起政府组织体系募捐37
  • (四) 设置“沧州好人”后援会专职工作人员37-39
  • (五) 加强对“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工作的监督39-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3
  • 后记(含致谢)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彪;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策略[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1期

2 张洪武;;NPO经费来源: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我国的现实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3 赵树杰;;好人有好报——社会各界关爱道德模范纪实[J];党建;2008年04期

4 陆艺;张祥浩;;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及要素解析——以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为范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王峗;;浅论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9年12期

6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1年32期

7 张军;;道德回报——道德模范常态化的时代呼唤[J];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8 龚群;;论道德与利益[J];教学与研究;2008年03期

9 刘明;;中国非营利组织:定义、发展与政策建议[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9期

10 汪永贵;;我国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探讨[J];云南科技管理;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陈郁;[N];经济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赵梓斌;[N];人民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玉素萍;论德性与德行的冲突与一致[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罗拾平;非营利组织专职人员专业化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雅君;我国草根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局限性分析[D];南京大学;2013年

4 李花;当代道德模范精神价值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5 彭鹏;我国慈善组织监管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李娅;道德模范学习的社会教化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18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d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