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的噪音现象及应对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1 02:22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者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传播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噪音现象,这严重影响了传播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有必要针对其中的噪音现象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论述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的噪音现象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其中对内涵的论述是从广义和狭义这两个角度展开的。从广义上来说,噪音现...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 问题缘起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
一、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噪音现象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一) 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的噪音现象的内涵
1. 广义层面:传播中的阻碍因素
2. 狭义层面:传播中的异质声音
(二) 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的噪音现象的表现形式
1. 语义噪音
2. 差别噪音
3. 课堂噪音
4. 学术噪音
5. 网络噪音
二、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噪音现象的危害
(一) 弱化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认同
1. 部分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缺失
2. 部分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
(二) 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
1. 弱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动权
2. 挑战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话语权
3. 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导权
(三) 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用的发挥
1. 妨碍国家战略的落实
2. 阻碍社会与高校的发展
3. 影响个体智慧的增进
三、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存在噪音现象的原因
(一) 西方意识形态渗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受到威胁
1. 西方不实言论诋毁社会主义的发展
2. 错误社会思潮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 传播问题滋生,削弱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力
1. 传播组织分散,为滋生噪音现象提供了土壤
2. 传播的碎片化明显,为噪音现象提供了可乘之机
3. 传播的开放性突出,助长了噪音现象的势头
(三) 环境复杂多样,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受阻
1. 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环境多样
2. 高校为必争之地,信息环境繁杂
3. 网络的开放性凸显,网络环境复杂
四、消解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噪音现象的策略
(一) 加强理论建设:优化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内容
1.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2. 挖掘自身魅力,凸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3. 提升批判思维,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解释力
(二) 注重队伍建设: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能力
1. 增强思想宣传工作者的传播责任
2. 发挥专家学者的理论优势
3. 增强学生党员的使命担当
(三) 改进传播方式:增进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艺术
1. 借鉴“两级传播理论”,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2. 借鉴“守门人理论”,提升把关能力
3. 借鉴“议程设置理论”,增强传播技巧
(四) 优化传播环境:营造有利于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环境
1. 注重舆论引导,优化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社会环境
2. 唱响主旋律,优化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校园环境
3. 加强网络监管,优化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高校务必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J]. 王久高.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06)
[2]错误社会思潮网络传播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危害与治理[J]. 易鹏,王永友.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02)
[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特殊使命[J]. 秦在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23)
[4]运用微信公众号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问题初探[J]. 罗淑宇. 理论导刊. 2017(09)
[5]论习近平的意识形态传播观及其特征[J]. 揭晓.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04)
[6]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发展[J]. 万美容.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04)
[7]新形势下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 石云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13)
[8]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J]. 章剑锋,陈璐婷.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5)
[9]网络虚拟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及其建设研究[J]. 王涛,姚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10]列宁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理论逻辑及其当代价值——基于意识形态建设过程逻辑的视角[J]. 苏超莉.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7(02)
博士论文
[1]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治理研究[D]. 王昊.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大众媒介环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问题研究[D]. 何红连.华东师范大学 2014
[3]大众文化影响下党的意识形态传播路径研究[D]. 全家悦.中共中央党校 2014
[4]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研究[D]. 李宗建.南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98866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 问题缘起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
一、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噪音现象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一) 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的噪音现象的内涵
1. 广义层面:传播中的阻碍因素
2. 狭义层面:传播中的异质声音
(二) 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的噪音现象的表现形式
1. 语义噪音
2. 差别噪音
3. 课堂噪音
4. 学术噪音
5. 网络噪音
二、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噪音现象的危害
(一) 弱化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认同
1. 部分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缺失
2. 部分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
(二) 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
1. 弱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动权
2. 挑战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话语权
3. 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导权
(三) 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用的发挥
1. 妨碍国家战略的落实
2. 阻碍社会与高校的发展
3. 影响个体智慧的增进
三、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存在噪音现象的原因
(一) 西方意识形态渗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受到威胁
1. 西方不实言论诋毁社会主义的发展
2. 错误社会思潮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 传播问题滋生,削弱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力
1. 传播组织分散,为滋生噪音现象提供了土壤
2. 传播的碎片化明显,为噪音现象提供了可乘之机
3. 传播的开放性突出,助长了噪音现象的势头
(三) 环境复杂多样,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受阻
1. 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环境多样
2. 高校为必争之地,信息环境繁杂
3. 网络的开放性凸显,网络环境复杂
四、消解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噪音现象的策略
(一) 加强理论建设:优化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内容
1.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2. 挖掘自身魅力,凸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3. 提升批判思维,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解释力
(二) 注重队伍建设: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能力
1. 增强思想宣传工作者的传播责任
2. 发挥专家学者的理论优势
3. 增强学生党员的使命担当
(三) 改进传播方式:增进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艺术
1. 借鉴“两级传播理论”,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2. 借鉴“守门人理论”,提升把关能力
3. 借鉴“议程设置理论”,增强传播技巧
(四) 优化传播环境:营造有利于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环境
1. 注重舆论引导,优化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社会环境
2. 唱响主旋律,优化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校园环境
3. 加强网络监管,优化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高校务必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J]. 王久高.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06)
[2]错误社会思潮网络传播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危害与治理[J]. 易鹏,王永友.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02)
[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特殊使命[J]. 秦在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23)
[4]运用微信公众号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问题初探[J]. 罗淑宇. 理论导刊. 2017(09)
[5]论习近平的意识形态传播观及其特征[J]. 揭晓.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04)
[6]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发展[J]. 万美容.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04)
[7]新形势下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 石云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13)
[8]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J]. 章剑锋,陈璐婷.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5)
[9]网络虚拟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及其建设研究[J]. 王涛,姚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10]列宁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理论逻辑及其当代价值——基于意识形态建设过程逻辑的视角[J]. 苏超莉.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7(02)
博士论文
[1]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治理研究[D]. 王昊.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大众媒介环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问题研究[D]. 何红连.华东师范大学 2014
[3]大众文化影响下党的意识形态传播路径研究[D]. 全家悦.中共中央党校 2014
[4]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研究[D]. 李宗建.南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988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198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