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度视角的转型中国道德困境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4 13:11
本文关键词:基于制度视角的转型中国道德困境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呈现着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社会的发展带来社会道德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强调道德权利与义务的对等;道德行为主体有更多的道德自由和对道德结果的追求。在旧道德解体、新道德建立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阵痛,出现了道德困境现象:在宏观上是社会的道德状况呈现出困顿的状态,道德建设的问题多生、路径方法尚不明朗;在微观上是个体在道德判断、选择和实践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惑。在陌生人社会的到来和社会道德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以制度作为走出道德困境的突破口,把制度规约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制度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和谐的社会关系而人为确定的规则规范,发挥着价值引导、秩序维持、关系协调的伦理功能。在将制度与道德相互统一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制度与道德的同一性、分离性和互补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制度对道德教育的促进作用。 为了在道德建设中更好的发挥制度的伦理功能,必须在制度安排中设计走出道德困境的原则与方法。首先要树立人们的制度法治意识,形成遵守法制、执行制度的社会心理,推动制度文明建设。在制度安排与道德建设相结合的过程中,要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高价值,以实现公平正义为目的,以社会信用建设为当务之急。同时以具体的措施有效促进道德建设,解决道德困境难题。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其中的题中之义就是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深化道德文明建设,以依法治国带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以法治的方式解决社会道德问题、维持合理社会关系、维护和谐社会秩序。走出道德困境的捷径是在法制完善和法治治理中加强公民道德教育。
【关键词】:道德困境 制度 转型 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8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前言9-16
-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9-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0-13
- (三)研究方案13-16
- 一、道德困境因何发生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转型16-26
- (一)“乡土性”到“现代性”带来社会道德的变迁16-18
- (二)社会转型进行时的道德困境表现18-22
- (三)道德困境产生原因的量化分析22-26
- 二、制度何以有助于走出道德困境制度与道德的合与离26-39
- (一)制度是人为确定以追求社会有序的规则规范27-30
- (二)制度与道德的逻辑关系30-34
- (三)制度拥有显著的伦理功能34-36
- (四)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才能走出当下社会的道德困境36-39
- 三、以制度安排走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困境39-51
- (一)制度安排需要现代化的社会心理39-41
- (二)制度安排与道德建设相结合的原则41-48
- (三)以制度安排走出道德困境的具体措施48-51
- 结语 在依法治国中深化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51-55
- 主要参考文献55-59
- 后记59-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平林;;道德滑坡还是范式转换?——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困境及其出路[J];道德与文明;2011年02期
2 胡娟;;从自我观看现代性道德困境及其解决路径——以麦金太尔道德哲学思想为学术资源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龙静云;以德治国的历史与现实的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刘作翔;法治社会中的权力和权利定位[J];法学研究;1996年04期
5 李建华;;思想道德建设急需解决的五个问题[J];理论探讨;2007年06期
6 金生
本文编号:324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242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