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18:27
本文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摘要】:无论从现实意义还是理论意义来看,新型城镇居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都非常具有必要性,培育工作做得不到位,势必会影响这一方针政策的落实。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一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层社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战场。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培育是非常关键的,对国家甚至是整个民族而言是有巨大影响;二是关于新型城镇化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尤其是缺少对我国当前社会现实发展状况的有力分析,本研究选取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部分正在或已经完成旧村改造的新城镇地区为调查对象,力求在新城镇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措施上取得突破,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本研究以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部分新城镇地区为主要调查对象,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着手,寻找新城镇地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和方法。具体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分析,主要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基本要求、特点以及现实价值,尤其针对新城镇地区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及特点;第三部分为邢台新城镇社区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阐述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为对策和建议,针对新城镇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方法和途径。当前,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但实际效果和之前的预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居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实践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也从一个层面说明,居民还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在实践中还不能做到外化于行。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价值观的作用一定要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体现,才能使人们在实践中对其有所感知和领悟,其作用才能够得到认可。居民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将其自身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到生活之中用于指导实践,内化到居民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才能说取得了一定成绩,才能说为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精神价值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居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10
- 引言10-19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0-12
- (二)研究现状综述12-16
- 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12-15
- 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15-16
- (三)研究的内容及方法16-17
- 1. 研究内容16-17
- 2. 研究方法17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17-19
- 1. 研究难点17
- 2. 研究创新17-19
- 一、新型城镇化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相关理论19-25
-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19-21
-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19-20
- 2.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20-21
- 3.新型城镇化居民的基本内涵21
- (二)新型城镇化居民特点分析21-23
- 1. 具有较优越的物质条件21-22
- 2. 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22
- 3. 具备较宽的社会生活交往视野22
- 4. 具备较强的新思想、新事物接受能力22-23
- (三)在新型城镇化居民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现实价值23-25
- 1. 有利于团结民心,共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23
- 2. 有利于凝聚共识,,共同建设新风貌23
- 3. 有利于改善民生,促进城乡一体化23-24
- 4. 有利于提高新型城镇化居民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24
- 5. 有利于保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稳定24-25
- 二、新型城镇化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5-31
- (一)新型城镇化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25-27
- 1. 爱国思想浓重,但集体主义弱化25-26
- 2. 遵守传统伦理道德,功利主义思想有所抬头26
- 3. 进城意识强烈,但竞争能力薄弱26-27
- (二)新型城镇化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27-29
- 1. 基层培育工作力度参差不齐27
- 2. 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参与度不高27-28
- 3. 开展培育工作的“软硬件”基础薄弱28-29
- (三)新型城镇化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产生的原因29-31
- 1. 基层整体教育水平有限29
- 2. 精神文明建设缺失29-30
- 3. 新型城镇化居民自身的素质问题30-31
- 三、新型城镇化居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31-37
- (一)将培育工作与城镇社区精神文明创建紧密相结合31-32
- 1. 大力营造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环境31
- 2. 充分利用好各类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活动载体31-32
- (二)将培育工作融入新媒体平台当中32-33
- 1. 要不断丰富宣传教育的形式和载体32
- 2.要加强理论宣传载体的创新工作32-33
- (三)要积极发挥城镇社区党组织的引导作用33-34
- 1. 要发挥好各级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33
- 2.是要充分发挥社区干部的引导作用33-34
- (四)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长效机制34-35
- 1.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新城镇居民内心当中34
- 2.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行动的准则34-35
- 3.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规范的形成机制35
- (五)创新多样化的活动方式35-37
- 1.抓典型,引领社会风尚35
- 2.充分利用文化活动载体35
- 3.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舆论宣传35-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0
- 附录40-43
- 附1:新型城镇化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的调查问卷43-45
- 附2:新型城镇化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访谈提纲45-46
- 后记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新玲;陈锦萍;;乡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年06期
2 赵新宇;;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效路径探析[J];传承;2015年05期
3 王学俭;李东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4 杨义芹;;十八大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述要[J];理论与现代化;2013年04期
5 周向军;王瑜;高奇;;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六大关系[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6 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690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690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