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体的发展问题

发布时间:2017-09-16 04:41

  本文关键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体的发展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市场经济 个人主体 利益诉求 价值导向


【摘要】:市场经济能够使个人主体性普遍生成并为其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基础条件,,但我国当前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孕育出的是在动力环节和价值导向环节普遍出现严重问题的个人主体,即与人的全面发展相悖的、不完整的、不成熟的个人主体。 在得不到道德、法律、制度等价值和规范有效导向和调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成熟的个人主体如果一味地追逐个人经济利益,就会严重阻碍个人主体性的充分发挥,阻碍个人主体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可能导致个人主体的发展出现严重的异化。 个人主体不健康地发展,以个人主体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社会也就不会健康发展,导致社会发展接二连三的出现问题。众多的社会发展问题反过来使个人主体的健康发展越发难以实现。因此,个人主体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甚至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根本性问题。 在我国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只能从推进个人主体健康发展入手,通过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完善个人主体伦理道德微观基础等方式,使个人主体的利益诉求在科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下,更加充分地发挥个人主体的能动创造性,方能促进我国的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确保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关键词】:市场经济 个人主体 利益诉求 价值导向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F123.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1 市场经济与个人主体10-13
  • 1.1 市场经济10
  • 1.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主体10-11
  • 1.3 我国个人主体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11-13
  • 2 我国市场经济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体的发展现状13-17
  • 2.1 我国当前个人主体存在的问题13-15
  • 2.1.1 个人主体利益诉求的片面化13
  • 2.1.2 个人主体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13-14
  • 2.1.3 个人主体的能动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14-15
  • 2.2 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体所处的发展阶段15-17
  • 3 我国市场经济中个人主体利益诉求的“经济人”陷阱17-26
  • 3.1 利益诉求片面化的个人主体——“经济人”的正面价值17-19
  • 3.2 “经济人”的缺陷19-22
  • 3.2.1 国外学者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19-21
  • 3.2.2 国内学者及马克思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21-22
  • 3.3 “经济人”假设的最大危害——阻碍个人主体的全面发展22-26
  • 4 我国市场经济中个人主体价值导向的道德误区及其危害26-34
  • 4.1 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基础——自由、平等、互利26-30
  • 4.1.1 市场经济需要道德26-27
  • 4.1.2 市场经济中个人主体的基本价值导向27-30
  • 4.2 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体道德的认知误区30-32
  • 4.2.1 个人主义30-31
  • 4.2.2 拜金主义31-32
  • 4.2.3 享乐主义32
  • 4.3 个人主体道德认知混乱的危害——阻碍个人主体的全面发展32-34
  • 5 推动个人主体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措施34-44
  • 5.1 完善市场经济制度34-38
  • 5.1.1 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34-37
  • 5.1.2 加强市场经济道德建设37-38
  • 5.2 完善个人主体伦理道德的微观基础38-41
  • 5.2.1 加强立法,保障个人主体的人格尊严38-39
  • 5.2.2 澄清个人主体本质属性——社会性39-40
  • 5.2.3 构筑个人主体伦理道德基本点——尊重40
  • 5.2.4 厘清个人主体的底线道德、一般道德、崇高道德及其适用40-41
  • 5.3 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1-43
  • 5.3.1 建立充分尊重个人主体价值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体系41-42
  • 5.3.2 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体的德性人格42-43
  • 5.4 丰富以个人主体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中国梦思想43-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6
  • 致谢46-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沈晓阳,刘力永;个人本位与社会价值取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寇冬泉;;生活育德是中国传统德性培育基本范式的回归与超越[J];道德与文明;2006年03期

3 石春玲;;财产权对人格权的积极索取与主动避让[J];河北法学;2010年09期

4 吴育林,曾纪川;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同构性[J];教学与研究;2004年05期

5 桑明;市场经济与个人主体的生成[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6 陈昱,张建;市场经济与个人主体[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9年01期

7 廖申白;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讨论中的几个问题[J];哲学研究;1995年06期

8 张晓明;中国市场经济的制度整合与伦理道德建设[J];哲学研究;2000年09期



本文编号:860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860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3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