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7 03:45
随着全球进入人工智能化社会,各行各业积极寻求智能化转型,知识图谱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知识表示方法,知识图谱本质象征一类大规模语义网络,由实体、属性及两者间存在的各种语义关系构成。它可以在知识资源中提取实体信息,并深入挖掘其潜在关联,从而整合碎片化的知识。一方面不仅可以根据检索反馈对应结果,另一方面还可以支持多元问题的推理,这足够说明知识是没有边界的,彼此相通。因此本文将知识图谱技术作为切入点,研究其在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应用的现状与发展。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对基于知识图谱的出版机构知识服务进行研究。首先,梳理知识服务和知识图谱两者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并阐述知识图谱在出版机构知识服务中的应用契机。其次,分析知识图谱在出版机构知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通过案例分析知识图谱在出版机构知识服务中的应用现状。再次,分析其应用过程中在内容建设层面、数据安全性层面、技术局限性层面、成本层面和创收能力层面存在制约因素。最后,根据上述分析,提出数据开放、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寻求协同合作、探索可持续盈利模式的改进策略。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知识服务研究现状
0.2.2 知识图谱研究现状
0.2.3 文献述评
0.3 研究思路
0.4 研究方法
0.5 研究局限点与创新点
0.5.1 研究局限点
0.5.2 研究创新点
1 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和知识图谱概述
1.1 知识服务和知识图谱的概念
1.1.1 知识服务的概念
1.1.2 知识图谱的概念
1.2 出版机构知识服务概述
1.2.1 知识服务相关技术演变历程
1.2.2 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发展历程
1.3 知识图谱概述
1.3.1 知识图谱概念演变历程
1.3.2 知识图谱的技术支持
1.3.3 知识图谱的应用领域
1.3.4 知识图谱在出版机构知识服务中的应用契机
2 知识图谱在出版机构知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
2.1 提供更为精准细分的知识服务内容
2.2 加强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的个性化
2.3 削弱信息茧房
2.4 形成多元互动的高效学习模式
3 知识图谱在出版机构知识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3.1 知识图谱在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应用中的典型案例
3.1.1 知识图谱在国外学术出版机构中的应用
3.1.2 知识图谱在国内专业出版社中的应用
3.1.3 知识图谱在国内综合出版社中的应用
3.2 知识图谱在我国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应用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3.2.1 内容建设层面
3.2.2 数据安全性层面
3.2.3 技术局限性层面
3.2.4 成本层面
3.2.5 创收能力层面
4 知识图谱在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应用中的改进策略
4.1 数据开放
4.2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4.3 稳步尝试新技术
4.4 寻求协同合作
4.5 探索可持续盈利模式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43554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知识服务研究现状
0.2.2 知识图谱研究现状
0.2.3 文献述评
0.3 研究思路
0.4 研究方法
0.5 研究局限点与创新点
0.5.1 研究局限点
0.5.2 研究创新点
1 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和知识图谱概述
1.1 知识服务和知识图谱的概念
1.1.1 知识服务的概念
1.1.2 知识图谱的概念
1.2 出版机构知识服务概述
1.2.1 知识服务相关技术演变历程
1.2.2 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发展历程
1.3 知识图谱概述
1.3.1 知识图谱概念演变历程
1.3.2 知识图谱的技术支持
1.3.3 知识图谱的应用领域
1.3.4 知识图谱在出版机构知识服务中的应用契机
2 知识图谱在出版机构知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
2.1 提供更为精准细分的知识服务内容
2.2 加强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的个性化
2.3 削弱信息茧房
2.4 形成多元互动的高效学习模式
3 知识图谱在出版机构知识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3.1 知识图谱在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应用中的典型案例
3.1.1 知识图谱在国外学术出版机构中的应用
3.1.2 知识图谱在国内专业出版社中的应用
3.1.3 知识图谱在国内综合出版社中的应用
3.2 知识图谱在我国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应用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3.2.1 内容建设层面
3.2.2 数据安全性层面
3.2.3 技术局限性层面
3.2.4 成本层面
3.2.5 创收能力层面
4 知识图谱在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应用中的改进策略
4.1 数据开放
4.2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4.3 稳步尝试新技术
4.4 寻求协同合作
4.5 探索可持续盈利模式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43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4043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