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互文性研究论略
本文关键词:俄罗斯互文性研究论略
【摘要】:尽管术语"互文性"由学者Julia Kristeva于1967年首先提出,其理论所指的"文中之文"现象早已为俄罗斯学界所揭示。本文旨在梳理俄罗斯互文性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互文性研究代表学者的主要观点及著作,总结俄罗斯学界互文性研究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
【分类号】:H35
【正文快照】: 1引言Julia Kristeva于1967年在论文《巴赫金:词语、对话与小说》中首次提出术语“互文性”(inter-textualité,интертекстуальность),用以表达文本间的对话现象。俄罗斯学界对互文性问题的研究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并在现阶段呈现出自身研究特色。因此本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一川;后结构历史主义诗学——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述评[J];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03期
2 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辉;;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的建构[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杨丹妮;;民间口头文本的互文性解读——以“竹子生人”故事群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陈西军;;《罗克珊娜》:英国18世纪的网络文章[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李桂奎;;“互文性”与中国古今小说演变中的文本仿拟[J];河北学刊;2011年02期
5 张岚岚;;《葬花吟》的复调叙事及其互文性生成[J];红楼梦学刊;2012年03期
6 夏腊初;;西方文论的“互文”与汉语修辞的“互文”[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周瑞敏;;论诗歌翻译的平行对照[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闫立飞;;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与《史记》文本[J];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9 高永;;作为历史产物的故事形态学理论——评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J];衡水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杨学民;;论台湾《现代文学》杂志小说的反讽修辞[J];华文文学;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海岩;;解析英汉翻译中源语、目的语的意义联想——从互文性角度看翻译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U,
本文编号:1227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1227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