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翻译与译者的主观性——中俄文化差异翻译探索
本文选题:译者 + 主观性 ; 参考:《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年06期
【摘要】:翻译不是逐字死译,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为了确保翻译更加忠实有效地传达原文交际目的,应当跨越文化间的鸿沟,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用译语再现原文本的交际目的。本文通过翻译实例,提出了文化翻译中的三个翻译原则,揭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如何用以上三个原则处理好文化间的翻译问题。
[Abstract]:Translation is not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it is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ranslation can convey the communicative purpose of the original text more faithfully and effectively, we should cross the cultural gap, give play to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reproduce the communicative purpose of the original text in the target languag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in cultural translation and reveals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the translator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intercultural translation with the above three principles.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3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博;;翻译中的现实主义文学——加切奇拉泽的文艺学翻译观[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彭娟娟;;翻译标准述评[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丁静梅;;浅议连词если的语义[J];俄语学习;2011年02期
4 毛志文;;从俄语界翻译单位的研究分类看秋列涅夫对翻译单位研究的贡献[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04期
5 林文昕;;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从语言、文化关系角度试析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J];俄语学习;2013年03期
6 景晓玉;;文化交流的“驿马”:普希金——兼论普希金的翻译“忠实观”[J];俄语学习;2013年05期
7 童丹;王利众;;中国古典诗词的俄译视角——意象转换[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童丹;熊友奇;;译者的完形活动与诗词俄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王聪;;俄汉成语的互译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黄秋凤;;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斯米尔诺夫及其翻译观[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毛志文;结构诗学与诗歌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高少萍;话语伦理学观照下的委婉语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袁新;论“文学译本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傅昌萍;模糊化思维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朴哲浩;影视作品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李畅;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文化元素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童丹;中国古典诗词俄译时的意象转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黄杨英;关联翻译理论与幽默讽刺文本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杨晓静;歌曲翻译三符变化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公艳芬;互文性研究与文学文本中互文标记的翻译[D];山东大学;2011年
2 马玲玲;科米萨罗夫的翻译语用学思想探微[D];燕山大学;2010年
3 朱婷婷;《芙蓉镇》俄译本的语言文化分析[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丽丽;基于双向平行语料的汉俄成语翻译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纪春萍;汉译俄过程中单(?)复句转换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倪璐璐;俄汉全译之换译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董燕;商品说明书汉译俄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王文英;《童年》汉译本中的翻译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王畅;俄语科技术语翻译方法及错误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庞卓;中俄互译中文化差异及翻译技巧探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楚安,刘慧宝;语用推理与翻译教学——对一个翻译实例的辨析[J];外语界;1998年03期
2 兰凤利;《黄帝内经素问》翻译实例分析[J];中国翻译;2004年04期
3 程墨芳;;论英文影视作品的翻译[J];考试周刊;2010年40期
4 甄春亮;对《英译汉 理论与实例》中译例的意见[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5 樊永前;翻译要注意译文的表达[J];大学英语;2000年03期
6 张后尘;编后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10期
7 徐泉,王婷;试论软新闻的翻译方法及其理论依据[J];语言与翻译;2001年03期
8 祖玉芳;翻译的思维过程及创造思维在翻译过程中的运用[J];日语知识;2003年05期
9 李广荣;商标翻译的跨文化交际视角[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胡开宝;概念与翻译中的逻辑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艳;基于浅层句法信息的英汉翻译实例获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曹雅如;汉英地质石油翻译策略和技巧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姬鹏宏;科技翻译的关联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4 王恒;比喻的翻译[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春悦;从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看政论英语的翻译[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杨冬敏;《红楼梦》中称谓词的翻译[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左瑞;英诗汉译的文学文体学视角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34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1834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