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合作记者招待会模拟口译实践报告
本文关键词:中俄能源合作记者招待会模拟口译实践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4年5月21日中国和俄罗斯在上海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使得中俄能源合作进入了长期战略合作的新阶段。众所周知,中俄能源合作是两国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对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译者作为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信息交流者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和纽带,在记者招待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译者的翻译策略以及翻译实践活动中译员的表现直接会影响记者招待会的质量,因此,本报告的目的是通过对记者招待会口译实践的模拟,来探究记者招待会中译者的翻译策略。本报告所描述的任务是笔者对中俄能源合作记者招待会的模拟口译实践。内容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描述。包括对翻译任务的简单介绍,翻译任务的特征及特殊性的介绍,以及记者招待会这种口译实践形式对译员所提出的相应要求;第二部分是翻译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和翻译过程介绍;第三部分是翻译过程的分析和反思。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翻译实践中用到的理论介绍,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及其解决措施,以及典型案例分析。最后是结论部分。笔者对本次实践活动的自我评价和感悟,以及本次实践活动对今后翻译实践工作的指导借鉴意义的思考。本实践报告只是笔者的一次模拟实践总结,由于实践规模和内容的受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解决的问题,笔者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解决。
【关键词】:模拟口译 记者招待会 翻译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5
【目录】:
- 摘要5-7
- 中文摘要7-8
- 目录8-9
- 正文9-31
- 参考文献31-32
- 附件32-77
- 致谢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琳;高志刚;锁冠侠;;能源生产的分形研究——以新疆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6年05期
2 陈宗兴;尹怀庭;;《中国的能源》评介[J];人文地理;1989年03期
3 冯欣;;第五能源 节能[J];文明;2007年06期
4 ;2008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J];山西青年(新晋商);2008年04期
5 汪波;樊冰;;欧盟与海合会能源合作研究[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3年05期
6 黄园淅;张雷;程晓凌;;世界能源产消与流动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9年01期
7 曼珠;;节能新主张——要能源,更要环保[J];中国西部;2012年10期
8 潜旭明;;“一带一路”战略的支点: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4年03期
9 赵晴;;能源的发展趋势[J];青春岁月;2013年06期
10 陶露;王浩;来源;;能源发展需要科技先行——略论江泽民能源科技思想[J];山东文学;2009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洪春;;福建省能源生产、消费及问题分析[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C];2007年
2 王谦;;我国能源、经济、环境、安全监测预警系统[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3 ;能源“十五”发展重点规划[A];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四届信息发布会专辑[C];2001年
4 范维唐;;21世纪中国能源[A];21世纪中国煤炭工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考[A];《电站信息》2012年第8期[C];2012年
6 ;201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A];《电站信息》2013年第2期[C];2013年
7 吴君隆;谷晓江;程进;金明亮;马燕;;贵州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8 方华灿;;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A];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文集[C];2004年
9 胡小平;;中国能源持续战略探讨[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曾少军;;全球能源与环境现状及前景[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谭江琦;切实做好今冬明春能源生产和供应[N];四川日报;2006年
2 ;中国报业蓝海战略研讨会暨《中国能源报》创刊周年庆典发言摘登[N];中国能源报;2010年
3 记者 汤一原;国家能源局来京调研能源工作[N];北京日报;2013年
4 BP集团首席科学家 魏艾伦(Ellen D.Williams) 采访整理 本报记者 顾虹;资源局限性改变能源生产方式[N];中国石油报;2013年
5 郭阳;我市能源生产产品实现稳步增长[N];鄂尔多斯日报;2014年
6 陆志明;中印联手催生泛亚能源合作新格局[N];东方早报;2005年
7 清大;“多层综合替代”解能源之急[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8 记者 陆彩荣;把优化能源结构作为能源工作的重中之重[N];光明日报;2001年
9 胡跃龙;走出能源“困局”的路径创新[N];光明日报;2004年
10 ;研究部署今明两年能源工作[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雪梅;西部地区3E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才炜;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外部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俊峰;中国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发展的研究与政策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张新花;中国的中亚能源策略[D];新疆大学;2009年
5 王亚栋;能源与国际政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金胤静(Kim Yoon Jung);中国和韩国的中亚能源合作与外交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关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石红莲;低碳经济时代中美气候与能源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芮雪琴;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能源产业技术评价与选择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张涛;基于环境约束的江苏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巧;试论中国与印尼的能源合作[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马晋;某高新区清洁能源应用规划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3 夏婷;技术创新与能源回弹效应之探讨[D];暨南大学;2015年
4 谭玉华;个体为本的综合能源系统建模及仿真[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姚巧玉;基于技术进步的我国行业能源回弹效应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6 乐无穹;中国分行业、分区域能源回弹效应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7 汪玲玲;我国进口石油资源流动特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侯强;乌克兰危机与中俄能源合作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王菲;江苏省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及能源需求情景预测[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10 奥克桑娜;中俄能源合作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中俄能源合作记者招待会模拟口译实践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6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506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