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タメ、タメニ、タメニハ的用法差异——前接形式为ソノ条件下的统计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论タメ、タメニ、タメニハ的用法差异——前接形式为ソノ条件下的统计学研究
【摘要】:χ2检验显示,前接形式为ソノ的条件下,タメ、タメニ、タメニハ在句类、位置、动作主体、用法、谓语等指标上均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1)。通过拟合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タメ与タメニハ之间的差异略小于タメニ与タメニハ之间的差异,タメ与タメニハ的主要差异体现在谓语、动作主体指标上,タメニ与タメニハ的主要差异体现在谓语指标上,两者复合在一起后与タメニハ的主要差异体现在谓语、动作主体指标上。
【作者单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欧亚语系;
【关键词】: タメ タメニ タメニハ 动作主体 谓语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0.引言タメ主要以タメ、タメニ、タメニハ三种形态类型使用。相关研究有国广哲弥(1982)、佐治圭三(1984)、盐入すみ(1992;1995a)、前田直子(1995)、于日平(1996)、中u`孝幸(1999)等,通常将タメ、タメニ归为一类与タメニハ或者其他形式进行对比研究。其中,尤以盐入すみ(1995a)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静;;关于日语他动词句意思构造的研究[J];考试周刊;2009年14期
2 刘丽华;;“て”对于动作、状态的主体的限定作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3年04期
3 何况;“テイル”琐谈[J];日语知识;2004年09期
4 王轶群;;日汉路径移动动词的对比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年03期
5 刘娟荣;也谈“借りる”与“尭す”的区别[J];日语知识;2004年05期
6 赵冬茜;;视点对动词用法的影响——以“来る、行く"和“来、去”的比较为例[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年S1期
7 张丽;封小芹;;「近付く」和「近寄る」[J];日语知识;2010年03期
8 徐炜;表示动作主体的“に”与“から”[J];日语知识;2005年11期
9 俞晓明,张建华;论日语的连体修饰结构─—以“动作主体潜在句”为中心[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9年04期
10 刘金钊;“から”表示动作主体的用法[J];日语知识;200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景爱;;浅析日语授受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周领顺;;汉语运动域运动动词(词元)的疆域和框架图景[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亚民;论日语的目的表现[D];湖南大学;2005年
2 栗霞;关于带ヲ格名词词组的移动动词句[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彬;对格式反身句—关于主语与宾语为整体与部分关系的他动句[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年
4 刘峰;日中移动动词的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5 林珊珊;从认知的角度解析“取る”的语义特征[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由扬;论动词构成的修饰语[D];黑龙江大学;2008年
7 阳际元;关于补助要素“てある”的考察[D];湖南大学;2007年
8 周艳;汉英伴随性动作表达方式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泰先;日韩N!言语にぉける使役表现の对照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10 王峗;“テアル”句的含义与功能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30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030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