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表达语序类型学对比分析之三——“认同处置”类
本文关键词:汉日表达语序类型学对比分析之三——“认同处置”类
更多相关文章: “认同处置”类表达 语序对应关系 类型学 汉语表达 日语表达
【摘要】:从类型学角度,对比分析汉语和日语"认同处置"类表达语序对应关系。指出汉日语都以显性语法标记,表达对某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认同;认同对象在认同处置表达中的语序位置,是区分SVO与SOV型语言的关键因素。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
【关键词】: “认同处置”类表达 语序对应关系 类型学 汉语表达 日语表达
【分类号】:H36;H146
【正文快照】: 在现代汉语“把”字句研究悠久的历史中,,语义研究作为瓶颈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川。从处置范畴语义角度,提出处置行为与处置结果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2],已经成为现代汉语“把”字句研究丰硕成果中一个独特的亮点。汉语处置范畴语义表达含有很多子范畴,“认同处置”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杰;现代汉语“把”字句研究综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杰;处置范畴汉日语序对应关系之类型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婉梅;表处所的“在Np”的语义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何清顺;汉英词汇重叠式附加意义对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卢英顺;现代汉语中的“延续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肖奚强;范围副词的再分类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周元琳;“(一)点儿”的语法功能和语用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7 唐爱华;安徽宿松方言的指示代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董晓英;三类特殊的粘着短语[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徐志红;话说“就是”和“就是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侯瑞芬;“动(形)+死+……”的结构语义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邢红兵;;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动词用法频率词典[A];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鲁晓琨;;助动词“会”的语义探索及与“能”的对比[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3 张全真;;动词“算”的语义、语用及语法偏误分析[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延俊荣;给予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梁晓波;致使词汇与结构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李焱;《醒世姻缘传》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田泰谦;汉语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2 施栋琴;进行概念的表达和情状类型——英汉对比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3 李肃宁;俄汉语空间关系表达形式和手段的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谢钰;语法化和情态动词的完成形式[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群;《醒世姻缘传》副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季安锋;时间副词“老”、“老是”意义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科玛丽;现代汉语与僧伽罗语时态表达方式之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沈颖青;现代汉语“V_1+V_2”状中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成镇权;论现代汉语中的兼语式[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凤芝;留学生汉语时间表述方式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晶;语义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戴庆厦;;田野调查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地位[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胡盛仑;“把”字句的正反问句式[J];汉语学习;1988年03期
4 史金生;谈“把”字句中的“过”[J];汉语学习;1988年03期
5 张谊生;“把+N+Vv”祈使句的成句因素[J];汉语学习;1997年01期
6 胡明扬;基本句式和变式[J];汉语学习;2000年01期
7 余文青;留学生使用“把”字句的调查报告[J];汉语学习;2000年05期
8 刘继超;“被”“把”同现句的类型及其句式转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9 戴庆厦;汉语言研究与少数民族语言结合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J];满语研究;2003年01期
10 赵金铭;同义句式说略[J];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川裕三;;关于“CR句式”中的主语[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锦姬;现代汉语补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泉;现代汉语“把字句”“把”前成分的词汇语法理论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刘天明;结果范畴的语义句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杰;;汉日表达语序类型学对比分析之三——“认同处置”类[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036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036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