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从文化视角看日语的委婉表达

发布时间:2017-10-17 00:26

  本文关键词:从文化视角看日语的委婉表达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文化 委婉表达 美意识 “和”精神 体察文化


【摘要】:委婉表达作为人类语言的一个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被称为人际交往的“润滑剂”“粘着剂”,即使人们的做法和行为等彼此相悖,由于“润滑剂”的作用,也能够不伤害彼此的感情而使双方的交往能够顺利进行。语言不能独立存在,它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又是文化的体现。因此,为使语言能够运用自如,,就必须了解语言背后隐藏的文化。如果能够从文化的视角准确地理解日语的委婉表达方式,有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同时,这对于日语的学习以及今后日语教育方面的提升也将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篇论文主要有五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提到了三个方面:首先是问题的提起,主要论述了本篇论文写作的动机和意义;其次是介绍了到目前为止关于日语委婉表达的中日两国方面的先行研究;最后是论述了本篇论文的立场和创新点。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委婉表达的相关理论和概念的论述。首先介绍了”间人主义”的理论和礼貌理论;其次阐述了委婉表达和文化的定义,并且论述了委婉表达和文化的关系。 第三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结合日本人的美意识集团意识和体察文化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在日本小说和教科书中出现的关于委婉表达的典型用例,解释了日语委婉表达的形成要因。委婉表达之所以备受日本人的推崇,首先,这与日本的传统美意识—“余情美”密切相关。在日本,“余情美”与日本既存的传统美意识“わび·さび”和“幽玄”有一定的关联性。我们从“わび·さび”和“幽玄”中可以体味出“多意的不明确不明了”之美,也就是“含蓄余韵暧昧”之美。在这种美意识的影响之下,日本人在交际中不喜欢直接露骨的表达方式,而是推崇间接含蓄的表达方式。例如,在日语中禁忌语和副词的非限定性用法非常多见,我们可以从中体味到日语的含蓄和余韵之美。其次,日语委婉表达由来于日本“以和为贵”的谨小慎微文化。日本人重视集团意识,这种集团意识的形成是受到日本的自然历史宗教和教育各方面的影响的缘故。日本人如此重视集团意识,他们的集团归属感也很强,所以他们为了保持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利害关系的调和,非常重视对“和”精神的追求。与其直接断定地表达自己的真正想法,不如委婉迂回地表达方式更加令人喜爱。因此,日语中的推量表达形式和否定表达形式备受日本人喜爱,这也体现了日本人对“和”精神的重视。另外,日语的委婉表达也与体察文化有关。日语是高文脉型语言,日本文化也可以说是高文脉文化。在与他人的交际中,不仅仅是语言的交际,非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也非常重要,所以日本人也非常重视从谈话的文脉和谈话背景等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这也就成为交际中“以心传心”的前提。在这种文化中,因为朋友之间共同享有很多信息,所以即使不一字一句说明,双方也能够不言自明。因此,在用日语的交流中,与断定表达相比,日本人更喜欢留有余地的表达方式,例如暧昧模糊的词语和省略表达的发达,正是体察文化在起作用。 第四部分阐述了日语委婉表达的文化根源。日本人的思想言行和生活样式深受其自然风土和社会的影响。日本自古以来是农耕民族,是一个地处亚洲大陆东侧四周环海的岛国,自然环境相对封闭,而且日本社会是个同质性很高的社会,所以日本人偏爱暧昧委婉的表达方式,不用一一仔细说明,就能都做到相互理解。 第五部分是本篇论文的结论部分,并对今后的研究课题进行了阐述。在日语中,委婉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日本人之所以偏爱委婉表达,是因为深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美意识集团意识和体察文化的影响,究其根源,与它的农耕民族自然环境和同质社会密切相关。日语的委婉表达不仅限于语言表现形式,非语言表现形式也非常重要,所以,我会把日语非语言的表达形式作为今后研究的课题继续研究下去。
【关键词】:日本文化 委婉表达 美意识 “和”精神 体察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6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要旨7-9
  • 1.はじめに9-11
  • 1.1 娭文のR誮_と意

    本文编号:1045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045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4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