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日语口译教学探讨
本文关键词:学以致用——日语口译教学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口译教学 日语 言语活动 文化理解力 语言表达方式 过口 译员 补助动词 口语教学 书面语言
【摘要】:正 从语言学角度上讲,我认为口译应属于言语活动。是“言语的语言学”研究的范畴。口译是在双方的言语活动中,代以沟通的桥梁,其本身是不同语种的双方进行言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照言语活动规律,口译同样要十分重视言语交际的三个要素,即自身因素、对方因素及语境因素。不过口译人员的自身因素,不是语言学所指的年龄、学历、阶层、爱好等内容,而是口译人员自身的语言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和自我调整的自律能力。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口译教学 日语 言语活动 文化理解力 语言表达方式 过口 译员 补助动词 口语教学 书面语言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从语言学角度上讲,我认为口译应属于言语活动。是“言语的语言学”研究的范畴。口译是在双方的言语活动中,代以沟通的桥梁,其本身是不同语种的双方进行言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照言语活动规律,口译同样要十分重视言语交际的三个要素,即自身因素、对方因素及语境因素。不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和平;口译教学探讨[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2 王宝童;关于大学英语口译教学之我见[J];上海科技翻译;1994年03期
3 褚广友;外交外事口译教学方法探析[J];外交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4 陈菁;口译教学应如何体现口译的特点[J];中国翻译;1997年06期
5 王大伟;口译教学中的若干问题[J];上海科技翻译;1997年04期
6 穆雷;口译教学──方兴未艾的事业[J];中国科技翻译;1999年02期
7 穆雷;第二届全国口译理论与口译教学研讨会在广州召开[J];中国翻译;1999年01期
8 张文;论口译教学中语言能力与文化意识培养的统一[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宛金章;学以致用——日语口译教学探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年02期
10 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翻译;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魏丽春;;关于职业大学日语口译教学的几点思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4年
2 王晓娟;;试析口译教学素材的口语特点[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顾鸿飞;;谈俄语口译教材的编写[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林巍;;试论同声传译教学的思维和语言策略[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刘和平;;口译理论研究成果与趋势浅析[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尚小奇;;从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对比研究浅析口译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天洁;对口译教学现状的观察与思考[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2 高巍;高校口译课堂教学法[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敏;作为交流的口译——结合高级口译考试分析其工作机制和教学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倪淦英;语境对口译及口译教学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骆明琼;技巧、言外知识、理论、培训——四位一体的口译教学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陈圣白;从口译特点和译员素质论口译教学的改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卫瑾;口译教学问题探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王雪洁;口译中的理解与记忆[D];四川大学;2005年
9 尚小奇;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译员素质要求异同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10 李晓枫;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谈口译教学质量的提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20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120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