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日语专业大学生邮件中的拒绝特征及日本人的评价

发布时间:2017-12-03 10:19

  本文关键词:日语专业大学生邮件中的拒绝特征及日本人的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拒绝 日语专业大学生 日本人的评价 邮件


【摘要】:交流是外语学习的目的,在特定的场合,与特定关系的对象达成顺畅的交流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像“拒绝”这种容易引起误解的语言行为,对日语母语者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困难的,那在中国的日语学习者能够得体表达么?日本人对中国学习者的“拒绝”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关于“拒绝”的相关研究中大多是以中日对比的方式进行的。以在日留学生及日本人为对象,调查中日间“拒绝”的不同及留学生的“拒绝”的特征。而据笔者所知,以在中国的日语学习者为对象的研究是非常少的。并且,从日语母语者的评价的角度来看国内学习者的“拒绝”的研究几乎是没有的。因此,本文想通过邮件米观察国内学习者的拒绝,把握他们的实际使用情况,并弄清楚日本人是如何对其进行评价的。具体来说,以日语专业大学生为对象,调查他们书写的拒绝邮件的特征以及日本人对这些拒绝邮件的评价。 本文的研究课题如下。 1.日语专业大学生书写的拒绝邮件在构成上有什么特征?这些特征会囚为年级及亲近关系的不同而变化么? 2.从课题1中看出的拒绝邮件的特征中有没有下级分类?这些下级分类有什么特征?这些特征会因为年级及亲近关系的不同而变化么? 3.对于日语专业大学生书写的拒绝邮件日本人教师是怎样评价的? 为了阐明研究课题1及课题2,本文以国内的日语专业2、3、4年级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拒绝邮件的构成有“铺垫→表明拒绝→修复关系”型、“铺垫→表明拒绝”型、“表明拒绝→修复关系”型、“只表明拒绝”型四种类型。其中“铺垫→表明拒绝→修复关系”型,不论亲疏,其使用都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加,但是即便是到了高年级,也不足6成。另一方面,“铺垫→表明拒绝”型,不论亲疏,其使用都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减少。“只表明拒绝”型,不论亲疏,其使用只有在2年级学生里出现较多。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在拒绝关系好的朋友时,这种类型的不再被使用,而拒绝关系一般的朋友时其使用也变得很少。“铺垫→表明拒绝”型的使用很少。 2.在组成拒绝邮件的“铺垫”、“表明拒绝”、“修复关系”中,构成要素的组合方式种类繁多。“铺垫”主要是由单个构成要素组成。不论亲疏,随着年级的增高,“关心”、“感谢”的使用逐渐增多。而“好意”则是只有在拒绝关系一般的朋友的时才出现增多的趋势。“表明拒绝”主要是由多个构成要素组成的。不论亲疏,2年级的“表明拒绝”以道歉开头的较多,而3、4年级则以理由开头的较多。总体上来看,有避免直接拒绝的倾向,而且,在拒绝关系好的朋友时这种倾向则体现的更加明显。“关系修复”的组合方式类型很多,以“只道歉”和“道歉+-”为主。不论亲疏,“只道歉”使用得最多。 为了阐明课题3,本文对2名日本人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日本人教师在评价的大学生书写的拒绝邮件时,重视文章构成及“です、ます”体的使用、句末表现、文章的长度这些语言形式。并且也从理由是否恰当及是否有道歉、关心等对朋友的态度表明这一点上进行评价。 通过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即便是到了高年级,“拒绝”的习得也不是很充分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今后教授“拒绝”时,有必要从文章的构成、语言表现、书写者的态度表明等方面进行指导。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敏;;日伪统治期间的南京市日语教育[J];钟山风雨;2008年04期

2 李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日语视听教育教学改革[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夏国锋;;日资企业员工日语研修教育之探讨[J];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08期

4 金艺兰;;探讨高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5期

5 梁春;;关于日中两国大学日语教育的比较研究——从熊本县立大学和玉林师范学院的课程设计中考察新型日语教育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6 王晓梅;邢小敏;;贵州省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张蠡;;异文化理解和日语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2期

8 田晓黎;;日语教育中日语影视作品应用现状微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6期

9 于振田;;浅析日语单元音与汉语相对应元音的异同[J];外语与外语教学;1985年02期

10 黄德诚;关于日语专业热[J];人才开发;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晖;姚兰萍;徐宏勋;张飞虎;;侦查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比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升远;周庆玲;;中国日语教育史视阈中的张我军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刘桂萍;马玲;赵伟;;护理专业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A];河南省护理教育新理论与技能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4 卢`,

本文编号:1248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248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a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