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日语指示词替代的功能分析——兼与汉语比较

发布时间:2018-08-04 20:12
【摘要】:在日语语言中,起篇章纽带作用的语法手段很多,其中指称替代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指称词所替代的所指有人、物、概念等,这些大致分为人称指称和指示代词等。从现场指示和文脉指示两个方面分析,日语指示词在替代上是根据离说话人的远近和离听话人的远近决定的,而汉语指示代词在替代上取决于说话人的心理价位。从日汉指示词在替代方面所存在的不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日两种不同语言反映出的不同思维及意识方式。
[Abstract]:In the Japanese language, there are many grammatical means which act as textual ties, among which referential substitu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grammatical means. People, objects and concepts replaced by referential words can be divided into personal reference and demonstrative pronoun.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field deixis and contextual deixis, the substitution of Japanese deixis is based on the distance from the speaker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hearer, while the substitution of the Chinese demonstrative pronoun depends on the psychological price of the speaker. From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ubstitution of Japanese and Chinese deixis,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and consciousness reflected by the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杰兰;;日语委婉的表现方式及产生的根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2 关勇;;独立学院商务日语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与深探[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3 张国华;刘春波;;日语礼貌用语的语用功能定位之思考[J];作家;2011年14期

4 宫玉辉;;浅谈大学生日语会话能力的培养[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5 佟姗;;论日语教学的文化导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佟姗;;试析日本女性用语[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王艳;;新日本语能力测试对高职高专日语听力教学的影响[J];克拉玛依学刊;2011年04期

8 谭晶华;毛文伟;;中国日语学习者语料库CLJC建设及应用综述[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04期

9 张臻;;高职日语专业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1年58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全京姬;;日语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吴敏玲;;くゐ·いく’‘~てくゐ·ていく’表动作空间范畴移动语言形式的日语语言特点——和汉语“来、去”、“~来、~去”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赵平;;关于日语语言学教育——结合音像资料的教学尝试[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王升远;周庆玲;;中国日语教育史视阈中的张我军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林娟娟;;试论建构日本文化语言学的必要性——提倡建构新学科研究体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金玉顺;;浅谈日语语句的表达特色[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7 罗琳;;日本文化语言学动态考察及反思[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小波;从日语语言看日本文化的特性——“原态精神”[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蔡莹;关于日语接词“~的”的形成的历时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任成玉;日·中·韩·英四力国语(?)「犬」族语の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4 吴周阳;日语第二人称代词及成因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亚峰;日语问答系统的会话分析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6 董世英;据配价理论分析日语双价形容动词[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莉;}P果相の「ラレテアル」文の特_搐去ⅴ攻讠萰_能[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陈林;中日现代语における食R諍^の对照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9 金鑫;[D];延边大学;2011年

10 王溯;日语谓语动词与格的对应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65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165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0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