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日汉翻译的翻译转换模式

发布时间:2019-08-11 13:45
【摘要】:翻译转换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前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翻译研究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维奈和达贝尔内的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模式和卡特福德的层次转换与范畴转换理论。本文利用这些理论方法,从词汇(词义)、语句及叙述内容的角度探讨日汉翻译的相应问题。 翻译转换就是将原语文本译为目的语文本时发生的细微的语言变化。维奈和达贝尔内(1958年)的理论是基于语言信息转换的观点提出的,为此将翻译方法分为“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两大类,进而将“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细化为“借词”、“仿造词”、“直译”、“词性转换”、“调节”、“等值”和“改编”等七种手段。特别是间接翻译的方法,在解决语法、文化差异的语言信息转换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通过考察,在日汉翻译中的词语翻译、叙述内容方面具备符合七类条件的语言现象。另外,在日汉翻译方面,日文中的“和制汉语”是一种特殊的“借词”现象,,本文着重阐述了该类借词在“填补目的语语义空缺”方面的巨大作用,“增加地方色彩”方面的功能应忽略不计。 卡特福德(1963年)在其从语言学角度撰写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首次提到翻译“转换”这一概念。他将翻译转换分为两个方面,即“层级转换”和“范畴转换”。其中,“范畴转换”又细化为“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以及“内部转换”四种方式,为翻译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具体的依据。但是,日汉翻译中仅有“结构转换”适用,本文针对符合其应用手段的句子进行可行性论证。在结构转换方面,汉语中不使用日文的“间接被动”句,在翻译时一律汉转换为主动语气。日文中限定助词“きり”“しか”必须与否定呼应,用“~にちがいない”“~かもしれない”的否定结构,若直译则违背汉语习惯表达,因此译为汉语肯定结构。 总之,本文不是以日汉翻译为例证对翻译转换模式的解释,而是运用该理论方法实现将原语言信息最大化地转换到目的语中。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丹;;论翻译的文化语境功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1期

2 杨俊峰;;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翻译看意象图式理论的阐释空间[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04期

3 皮方於;论英语名词词组的翻译[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郝玉荣;;概述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转换及语言特征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5 程福干;;从翻译转换论角度看双语词典的例证翻译[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汪艳;;从等值理论看卡特福德“翻译转换”说[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商芝洪;;谈谈俄汉翻译转换[J];外语研究;1985年03期

8 朱泽生;汉英翻译转换中可译的相对性[J];外语教学;1998年02期

9 黄荣生;;英汉翻译中的意象再现与文化亏损[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宋晓娜;;翻译转换理论在政论文汉译英中的体现[J];新学术;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孝飞;代六玲;黄河燕;陈肇雄;;跨语言信息检索中查询关键词翻译转换算法[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5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张孝飞;黄河燕;陈肇雄;;一种面向机器翻译的双语组块识别方法[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姜秋霞;;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对比研究初探[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陈理;;一种PBX中心局组网方案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杨莉;;索绪尔的语言观及任意性原则对外语学习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6 黄河燕;陈肇雄;黄静;;基于多知识分析的汉盲转换算法[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费宇翔 等;宝钢EDI技术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2 吴文科;追捧郭德纲:一种值得思索的城市审美现象[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王博;盲文计算机系统诞生[N];陕西科技报;2003年

4 罗万明;IPv6穿越隧道[N];计算机世界;2007年

5 李春;透析3721的技术谜局[N];中国工商报;2002年

6 ;2003十大网络应用搜索引擎[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7 范佳;索赔40万元值不值[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8 向雯;解析“母语”上网[N];科技日报;2002年

9 曹春根;榆次经纬地毯丝机进军加拿大[N];中国纺织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谭业升;翻译中的识解运作[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滑志丛;日汉翻译的翻译转换模式[D];吉林大学;2014年

2 王嘉丽;从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看英汉翻译篇章等值的实现途径[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刘三琦;俄汉同声传译中的转换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李春蕾;从翻译转换角度对比《简·爱》的两个中译本[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封云;论商务合同翻译之转换法[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梁良;异种程序设计语言间的翻译模型设计及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郑晋萍;科技英语汉译中的形式转换[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8 孙元;链式重复联系与同义联系的翻译转换[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9 李宝玲;俄汉翻译中代词链式联系的转换问题[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

10 刘笛;基于翻译转换理论的影视翻译方法考察[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25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525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1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