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误译及解决对策

发布时间:2020-10-19 15:06
   汉语和日语同属“汉字文化圈”,日本的文字起源于汉语,汉语词通过多种方式传入日本,如:经贸往来、佛教典籍的传入、科技交流等,但是有一部分汉语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被淘汰,也仍有相当数量的汉语词被保留下来,有些被赋予了新的特点。这些词外形跟汉字词相似,甚至相同,但语义却不尽相同,这样就产生了“中日同形异义词”。“中日同形异义词”的存在,对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来说,会产生一种熟悉感,但这种熟悉感是一把双刃剑,学习者会下意识地用汉语的词语的语义去理解同形的日语词语,从而导致无法正确地使用日语。此现象在翻译过程中,表现为误译。如何能让日语学习者清楚地把握这些同形异义词,避免在学习和翻译过程中产生误译,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语言的比较理论、语言学“异质化”理论等指导下,通过搜集与考订材料的方法、分析比较法等展开论述。首先,搜集、考订、整理与中日同形异义词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从语言层面、文化层面等诸多层面分析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误译。其次,从语言迁移的影响、古文语义的保留或丢弃、译者自身能力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误译的解决对策,为学习者及译者提供参考和帮助。通过本文的分析,笔者认为日汉同形异义词误译产生的原因,一是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负迁移的干扰,即已掌握的固有知识干扰了新知识的习得。二是古文词义的保留或丢弃。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由于语言的发展,很多古代的语义或是被保留,或是被更新,造成了两种语言之间同形词语义的差别。三是译者自身能力不足。同形异义词的翻译难度大,易混淆,需要译者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作为解决对策,主要从学习者角度出发,总结出以下三点。一是根据词性、难易程度、使用频率等,整理和收集同形异义词,在记忆时,划分优先级,设定量化目标,以周或月为单位,定期复习,温故知新。二是对易误译的同形异义词,进行机械性练习、理解性练习和产出型练习,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三是锻炼译者使用日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加强相关领域的文化知识。
【学位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H3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中日同形异义词的先行研究
    1.3 研究所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第2章 “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误译
    2.1 语言层面的语境中的误译
        2.1.1 形容词的误译
        2.1.2 动词的误译
        2.1.3 名词的误译
        2.1.4 副词的误译
    2.2 文化层面的语境中的误译
        2.2.1 称谓的误译
        2.2.2 文化词汇的误译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日同形异义词”误译的形成原因
    3.1 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影响
    3.2 义项的增减
    3.3 译者自身能力的不足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日同形异义词”误译的解决对策
    4.1 提高对词汇、原文的整体理解能力
    4.2 进行易误译的同形异义词的针对性练习
        4.2.1 机械性练习
        4.2.2 理解性练习和产出型练习
    4.3 锻炼使用日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以及相关领域知识的加强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腾飞;;汉日同形类义词、同形异义词探究——以语义偏差与汉字字义的多样性、汉字意义变迁的关联性为中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2 宋义淑;;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误用分析及教学对策[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3 周丽玫;;汉日同形异义词——“气味”小考[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4 施建军;;中日同形词共时比较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课题[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3年01期

5 王映哲;笠原(竹田)ゆう子;;母语干扰对中日同形词理解与翻译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刘富华;HSK词汇大纲中汉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与对日本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J];汉语学习;1998年06期

7 潘钧;中日同形词词义差异原因浅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5年03期



本文编号:2847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847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6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