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作为体言的名词性修饰语的副词

发布时间:2017-06-21 20:05

  本文关键词:作为体言的名词性修饰语的副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对作为体言的名词性修饰语的副词(狭义上的副词,“副词+助词「の」+体言”中的副词)作了研究和分析。从古至今,大多数的学者把这种用法作为副词的体言修饰的一种来介绍,几乎没有人把它称作体言的名词性修饰语。此外,狭义的副词无论哪个种类都有加上「の」修饰体言的用法吗?各个种类的副词中,具有体言的名词性修饰语用法的副词的比率是多少?这些问题尚不明确。因此,本文以《广辞苑(第五版)》收入的副词为范围,从中选出491 个有代表性的副词(大约是总数的4 成),再把它们分成状态副词、程度副词、陈述副词、评价副词、限定副词5 个种类,主要采用网上搜索例句的方法得出了具有体言的名词性修饰语用法的副词的比率。 首先,对副词的定义和分类作了简要说明。按照筑岛裕(1994)指出的副词的定义来看,一般意义上使用的副词是品词的一种、属于“词”、无活用、主要是修饰用言的词。由此看来,本文所论述的副词修饰体言的用法在副词用法上、甚至在日语语法上都可以称得上是特殊之处。另外,山田孝雄依据副词的性质和职能把副词分成5 类:接续副词、感叹副词、陈述副词、情态副词、程度副词。其中的陈述副词、情态副词、程度副词作为副词的三大分类,至今仍被普遍采用。 其次,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副词的体言修饰的用法可以分成六种。六种副词的体言修饰的用法当中,有的副词接近名词的用法,有的副词类似形容词和形容动词的用法,有的副词又和动词的用法相似。所以我认为应当把这些具有体言修饰用法的副词分开来分析。本文所要研究的“副词+助词「の」+体言”的副词和名词用法接近,不想把它笼统地说成是体言修饰的一种,而是给它起了个具体的名称:体言的名词性修饰语。 然后,从和“副词+助词「の」+体言”相关的先行研究中选出了三篇作为参考。桥本(1935)和森冈(1994)都提到了“副词+助词「の」+体言”的用法,也举了少量例句,并且对以「に」结尾的副词加「の」的时候经常是去掉「に」再加「の」和「こう、そう、ああ、どう」加「の」时是用「の」代替其长音变成「この、その、あの、どの」这两种特殊情况作了说明。但两者都没有从副词的各种分类来分析这一现象。而山田(1908)中,除了接续副词以外,感叹副词、陈述副词、情态副词、程度副词每种都举出了这种用法的例句。虽然是分类说明了,但是没有统计每类副词有这种用法的比率。 接下来,以《广辞苑(第五版)》中的副词为调查范围,从中选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H36
【目录】:
  • 正文6-38
  • 38-39
  • 参考文献39-41
  • 中文摘要41-43
  • 娭文要旨43-46
  • 致谢46-47
  • 导师及作者简介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兰;;“of”的一些用法[J];初中生辅导;2003年03期

2 钱如玉;情态副词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05年01期

3 林相周;英语长句的汉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4 喻安民;;比较等级前面的修饰语[J];中学英语园地(高二版);2002年05期

5 黄玉云;论德语名词性属的特征[J];德语学习;2004年06期

6 张志红;;名词性词组在汉译英中的运用[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戴婷婷;;中动结构的定义、分类及特征[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罗贤龙;;“解密”物主代词[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七年级);2010年Z1期

9 熊南京;姜莉芳;;南部侗语体词性结构的修饰语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赵越;;名词性构词语素意义的泛化[J];汉语学习;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妮娜;;英语学术语篇中的情态手段[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郑声滔;;英语动名词的名词性逻辑主语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徐阳春;;关于“的”字的句法分类[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蒋平;;主语修饰语的零形指代现象及认知功能基础[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吴艺娜;;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情态表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邢红兵;;从分词的不一致性看汉语分词的难点[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7 邹媛;;单音形容词重迭式作修饰语的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林华东;;从闽南话复合词“同素异序”现象论汉语的类型学特征[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德·萨日娜;;蒙古语属格短语的类型分析[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10 张跃军;;从《比萨诗章》中汉字的使用看其对中国文化的表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睿;文学漫思录(3)[N];青海日报;2001年

2 刘慧英;关于“荫”的读音(上)[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3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正确使用“的地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4 张雪松;中国哲学与世界[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邵敬敏;“进口汽车”的歧解[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肖莹;一场纯粹、国际的时装秀[N];中国纺织报;2007年

7 王晓熊;一个关于抒情的话题[N];社会科学报;2007年

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刘灿;“文化”不能因泛滥而失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陆庆昌 李茂义 陈忠华 蒙应兰;民族语文花盛开[N];贵州民族报;2006年

10 田丹;今年我省高考说明与去年基本相同[N];沈阳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崔诚恩;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肖万萍;桂北永福官话特色虚词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凌燕;新闻叙事的主观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姜莉芳;阿美语偏正短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李敏;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的句法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许明武;科技英语句层信息传递功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贾晴;基于数据库的汉韩对话语篇指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萨仁其其格;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名、动、形词汇偏误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10 额尔敦;《江格尔》美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姗姗;作为体言的名词性修饰语的副词[D];吉林大学;2005年

2 蒲晓红;情态副词多维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明敏;汉语否定性情态副词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4 祖农·纳司尔丁;英维修饰语对比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5 李绍群;论修饰语的表述功能[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武文玲;汉英名词性后缀对比分析[D];苏州大学;2011年

7 吴小芳;名词性概念汉英词汇表征差异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8 韦叁叁;基于《芒果街上的小屋》原文及译本的英汉修饰语语序对比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9 舒欢欢;汉泰语修饰语对比及教学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朱璐;汉英修饰语语序差异的认知分析及其实际应用[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作为体言的名词性修饰语的副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9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469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8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