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同形词及其在对日汉语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0 19:23
本文关键词:汉日同形词及其在对日汉语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摘要】:汉字传入日本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汉字一直作为日语语言与文化的一种载体,对日本民族有着独特的影响。现在的日语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汉字词,当然由于地域、文化以及政治的不同,一些看似相同的词汇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本文就此进行研究和分析,归纳出其中的特点和规律,在对日汉语教学中得到实践。本文主要从字形、词义、语用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将归纳的结论运用到对日汉语教学课堂和习题训练当中。所有的研究范围以《词汇大纲》甲级阶段的词汇为主,将中国的《对外汉语汉字等级大纲》与日本的《常用汉字表》中共同的1788汉日同形词,从字形相同和字形不同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归纳,并从字形和词义情况的比较中统计出各种表格。偏误的语料以HSK中北京语言大学的日本汉语学习者的偏误语料以及《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主,同时本文排除对“外来语”和“混种语”的同形词的研究。在对日汉语教学的方法方面,采用了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同时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探讨法的深度归纳探讨。结合对比分析以及偏误案例的研究结果,提出对日汉语教学中的汉日同形词教学策略。将其直接指导实际的对日汉语教学课堂以及课后训练环节,为对日汉语教育者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课堂教学策略和习题训练策略,有效帮助日本汉语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汉日同形词。
【关键词】:同形词 对日汉语教学 对比 偏误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6
- 第一章 汉日同形词概述16-19
- 第一节 汉日同形词的定义16
- 第二节 汉日同形词的类别16-19
- 一、和语17
- 二、汉语17-18
- 三、外来语18
- 四、混种语18-19
- 第二章 汉日同形词字形对比及偏误分析19-25
- 第一节 汉日同形词字形对比19-22
- 一、字形完全相同19-20
- 二、汉日互借20-21
- 三、繁简对应21-22
- 四、同素颠倒22
- 五、日式自创22
- 第二节 汉日同形词字形偏误分析22-25
- 一、汉日同形词字形数据分析22-23
- 二、汉日同形词字形偏误类型23-25
- 第三章 汉日同形词语义对比与偏误分析25-39
- 第一节 汉日同形词语义对比25-34
- 一、词义完全相同25-26
- 二、词义完全不同26-28
- 三、词义不尽相同28-34
- 第二节 汉日同形词语义的偏误分析34-39
- 一、汉日同形词语义数据分析34-36
- 二、词义完全不同的汉日同形词偏误分析36-37
- 三、词义不尽相同的汉日同形词偏误分析37-39
- 第四章 汉日同形词语用对比与偏误分析39-47
- 第一节 汉日同形词语用对比39-44
- 一、搭配对象对比39-40
- 二、语义范围大小对比40-42
- 三、语义色彩对比42-44
- 第二节 汉日同形词语用偏误分析44-47
- 一、搭配对象方面的偏误分析44
- 二、语义范围大小方面的偏误分析44-45
- 三、感情色彩方面的偏误分析45
- 四、语体色彩方面的偏误分析45-47
- 第五章 对日汉语教学中汉日同形词的教学策略47-59
- 第一节 汉日同形词的课堂教学策略47-54
- 一、汉日同形词书写方面的教学策略47-49
- 二、汉日同形词词义方面的教学策略49-53
- 三、汉日同形词语用方面的教学策略53-54
- 第二节 汉日同形词训练方面的策略54-59
- 一、针对母语负迁移偏误的训练策略54-56
- 二、针对词义混淆偏误的训练策略56-57
- 三、针对离合词偏误的训练策略57-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勇;;对日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02期
2 孙俊;日本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借用母语策略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尤浩杰;;笔画数、部件数和拓扑结构类型对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汉字掌握的影响[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2期
4 冯丽萍;非汉字背景留学生汉字形音识别的影响因素[J];汉字文化;2002年03期
5 俞晓明;日语中的易错汉字及汉语词汇[J];日语知识;2001年07期
6 柳纳新;关于日汉同形近义词(上)[J];日语知识;1997年06期
7 李建华;中日文同形词形同义异的探究[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8 范淑玲;日汉“同形词”的不同之比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9 徐冰,,洪杰;中日文“同形词”的误译问题[J];外国问题研究;1994年04期
10 黄来顺;关于中日汉字词的差异及其交流[J];外语研究;199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耿冬妮;对日汉语教学中汉字的形义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2 易嵘;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翟艳;日本学生汉语动词使用偏误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52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652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