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文型”刍议
本文关键词:日语“文型”刍议
【摘要】:日语中的"文型"研究已有六十余年历史,它和语法研究一样,颇受学者重视。时至今日,其初衷和对象、方法等反而不甚明了,存在着界定标准不严、范围有宽有窄、与相邻研究内容重复等问题。我国学者对此研究也很重视,但难有突破,前述问题同样存在。"文型"研究首先应该准确定义、明确对象和范围。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日语句型 文型辞典 日语教学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一、引言“文型”是日语词,我国学者大多将其译为“句型”。日语中的“文型”研究,如果说从较系统研究“文型”的《日本姙基本文型》[1]一书问世算起,至今已有六十余年历史,它和语法研究一样颇受重视,不管是在日本还是在我国都陆续有不少著述问世。日语“文型”的研究,对于日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杰;;日语精读课多媒体教学实用性及运用方式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董妍娜;;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之教材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4期
3 万红梅;;多媒体环境下日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构建[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王锐;句型研究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王秀文;新时期外语教育改革的走向与要求[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李惠清;李锋;;あいづち与日语专业基础口语[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胡欣;王禹;;日语基础词汇的学习与场景教学[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徐德明;陈伟明;;补格助词「に」的使用特征考察[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胡伟芬;;试议如何提高高职日语精读课程的教学效果[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3期
10 唐敏;;浅析日中“同形词”[J];华章;2010年2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登洲;关于现代日语中「ものの」与「ものを」的用法考察[D];山西大学;2006年
2 朱彬鑫;任务教学法在大学日语专业会话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初探[D];西南大学;2008年
3 刘小平;交际法在日语句型教学中的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付佳;汉日祈使句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日语教学中的日语句型、惯用型等概念辨析[J];考试周刊;2009年49期
2 王锐;句型研究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3 孙晓柳;;高职日语教学的改革[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4 于湘泳;董海礁;;从素质教育角度探讨高校日语教学[J];科技信息;2009年08期
5 王珏钰;关联理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刘晓红;日语教学中的功能交际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王金华;;跨文化交际与日语教学[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09期
8 吴辉;杨晓辉;;论日语教学中对网络资源的运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冷海荣;;日语教学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7年02期
10 崔美玉;;跨文化交际与日语课堂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荣光;;“浮雕法”教学初探——从大学低年级日语教学谈起[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2 钟敏;;依赖菌判定标准和研究内容的探讨[A];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C];2001年
3 黄丽娜;赵德军;;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综述[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洋;;国内遗产旅游研究22年——《旅游学刊》反映的学术动态[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5 张加林;;技术引进工作的流程与操作—论“反求工程”[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包江华;;商品学的研究内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A];中国商品学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暨商品学发展与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彭晓虹;杨普香;;桑叶资源的利用及其产品开发[A];全国桑树种质资源及育种和蚕桑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陶君成;;商品流通及其管制:商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A];中国商品学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暨商品学发展与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尹可丽;尹绍清;;民族团结心理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建构[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王涛;;中国沙漠化防治研究的若干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爱君 刘晔 本报记者 于洪全;整合优质资源 创新培训模式[N];大连日报;2010年
2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党波涛;为华中师大提供新研究内容[N];湖北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修霄云;适当借鉴美国国货界定标准[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龚怡;北京出台土地界定标准 后续政策微妙[N];财经时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于洪全;我市中小学日语教育呈健康推进态势[N];大连日报;2008年
6 大河报记者 路红 本报记者 李铮;王增强:从打工者到日语专家[N];河南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颜菊阳;政府采购首选国货 国货界定标准惹争议[N];中国商报;2009年
8 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刘曙光;研究内容转向“扬弃”[N];社会科学报;2008年
9 记者 马晓华;药品牟取暴利界定标准有望出炉[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10 岳琴 记者 胡木成;新材料的“门槛”有多高[N];科技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君;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吴正荆;信息社会学研究内容、理论范式与学科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许晓光;新CD分子及其配体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4 张振亭;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史[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福井启子;中日言语行为差异与心理交际距离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王满生;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参数识别和地震反应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5年
7 聂相田;水资源管理系统模糊与随机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1999年
8 张素梅;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和高功率远结激光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波;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日汉语序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明岩;有关日语隐性主张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锐;日语教学中有关中日汉字的形义比较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中秀明;汉语国际推广与日语国际推广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春凤;基于礼貌理论的关于日语依赖表现的考察[D];西南大学;2012年
5 黄彩霞;日语流行歌曲歌词语言特点研究—日语歌曲与日语教学[D];西南大学;2012年
6 方江燕;有关日语中的省略现象的考察[D];宁波大学;2010年
7 和晓洁;从语用论角度看日语依赖行为中的“配虑表达”—兼与汉语相比较[D];苏州大学;2012年
8 李宁宁;从暧昧表达看日本人的“和”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贺大伟;论日语谓语与人称主语的限定关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鲍德裕;对于中国学习者中常见的日语重音的错误倾向及其原因的考察[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02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802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