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试析日语中的语义不明确表现形式

发布时间:2017-09-06 12:07

  本文关键词:试析日语中的语义不明确表现形式


  更多相关文章: 日语 语义不明确 歧义 模糊 笼统


【摘要】:语义不明确包括多义(歧义)、模糊与概括(笼统)。语义不明确具有提高效率、提升尊敬程度、增强客观性、增加美感、体现经济原则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会对交流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日语中主要使用语义模糊词语、多义词和语义概括(笼统)词语等来表达不明确的语义。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时态、文体以及一些附加词对语义不明确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日语 语义不明确 歧义 模糊 笼统
【分类号】:H363.0
【正文快照】:   1.语义不明确的界定及其分类语义有明确与不明确之分,两者在语义中是相辅相成的,是由语义表现的对象与语义的性质、作用决定的。语义明确是指语义确切地指称了什么或叙述了什么,而语义不明确是指语义在指称或叙述某一对象时是不确切的。布莱克(MaxBlack)在1949年出版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健;试论模糊语义的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李萍,郑树棠;中英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探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王永忠,潘安;汉语成语中数字模糊性的理解及其行文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陈刚;及物性对等与汉诗英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骆乐;英语模糊语言汉译手法浅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黄萍;;试析立法语言的模糊现象[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8期

7 高庆狮;Zadeh模糊集合理论的缺陷及其改进:C*-模糊集合理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8 王洁;语言结构规律对新词语仿造的作用试探[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9 王希杰;二十世纪汉语辞格研究[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10 章礼霞;周俊瑶;;对社会科学定量型研究中社会评价性研究结果准确性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希夏姆;;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翻译课问题[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亚欣;语用含糊——汉语言语交际中的策略[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2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4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5 郑逢斌;关于计算机理解自然查询语言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解海江;汉语编码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苏祖梅;俄语反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李艳红;《汉书》单音节形容词同义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钟如雄;汉字转注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安兰朋;《说文通训定声》词义引申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蕾;模糊语言及其翻译[D];广西大学;2001年

2 刘珍;英语科技文章中模糊限制语的中介语视角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尹平;广告英语的模糊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4 杨毓隽;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唐国卿;英汉语义对比浅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轶;词义变异的认知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Xiao Liangrong;[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8 李勤习;语言教学的模糊性原则及其在第二语言课堂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爱珍;语义模糊的认知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英瑞;数词的模糊性[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03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803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1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