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标题看罗马尼亚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态度
发布时间:2021-04-23 08:19
罗马尼亚媒体在报道"一带一路"时,一方面受西方舆论导向影响,另一方面又因这一倡议带来的实际利益备受鼓舞,立场和态度各异。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新闻标题中各类及物性过程的参与者入手,探究相关报道的态度差异及其原因,并针对目前我国对罗马尼亚的宣传工作提出两点建议:(1)了解受众的核心关切,着重报道"一带一路"框架下能够造福当地民众的具体项目;(2)注重标题语篇构建,使其既能体现中国立场,又符合罗马尼亚受众的阅读习惯。
【文章来源】:中国外语. 2018,1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文献回顾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4 对新闻标题的批评性分析
4.1 各类及物性过程中的参与者
4.2 标题中参与者的规律性特征
4.2.1 正面报道关乎“切身利益”
4.2.2 负面报道“事不关己”
5 总结和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发展综述[J]. 何伟,魏榕.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2]中文报纸“叙事性”新闻标题的语用研究:调查与分析[J]. 王鑫,陈新仁. 外语学刊. 2015(02)
[3]意向态度与新闻标题的建构——以莫言获奖的新闻为例[J]. 李淑静. 中国外语. 2013(02)
[4]权力、话语操控与意识形态——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解读外刊新闻标题[J]. 徐健,陈红,陈卫平. 社会科学家. 2009(04)
[5]报纸新闻标题的功能研究[J]. 楚军,周军.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04)
[6]英文新闻标题批评性分析[J]. 吕万英.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5(03)
[7]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J]. 周明强,付伊. 修辞学习. 2004(05)
[8]新闻标题的修辞艺术[J]. 钱士宽. 修辞学习. 1997(06)
本文编号:3154982
【文章来源】:中国外语. 2018,1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文献回顾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4 对新闻标题的批评性分析
4.1 各类及物性过程中的参与者
4.2 标题中参与者的规律性特征
4.2.1 正面报道关乎“切身利益”
4.2.2 负面报道“事不关己”
5 总结和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发展综述[J]. 何伟,魏榕.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2]中文报纸“叙事性”新闻标题的语用研究:调查与分析[J]. 王鑫,陈新仁. 外语学刊. 2015(02)
[3]意向态度与新闻标题的建构——以莫言获奖的新闻为例[J]. 李淑静. 中国外语. 2013(02)
[4]权力、话语操控与意识形态——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解读外刊新闻标题[J]. 徐健,陈红,陈卫平. 社会科学家. 2009(04)
[5]报纸新闻标题的功能研究[J]. 楚军,周军.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04)
[6]英文新闻标题批评性分析[J]. 吕万英.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5(03)
[7]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J]. 周明强,付伊. 修辞学习. 2004(05)
[8]新闻标题的修辞艺术[J]. 钱士宽. 修辞学习. 1997(06)
本文编号:3154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3154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