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辽宁电台《今天吃点啥》节目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9 23:40
【摘要】:当今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已经成为稀缺资源,“眼球”争夺战成为媒体竞争的焦点。广播作为一个经营实体,本身就是一个产品,广播媒体的品牌营销就是对这个产品进行多种方式和策略的营销,以提高其品牌知名度,引起受众的注意,并建立受众的忠诚度。把现代营销理念根植于未来发展与竞争中,用现代营销手段经营广播,挖掘广播的潜力,才有可能激活广播媒体的创造力。 本文研究的重点为辽宁电台《今天吃点啥》节目市场营销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对策,希望对从事节目营销的媒体有些许借鉴意义。本文在介绍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节目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辽宁电台《今天吃点啥》节目为例,对问题进行验证,进一步归纳出《今天吃点啥》节目出现的问题,比如:节目品牌影响力不够。一个频率、一个电台只有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后,经营者才能利用品牌进行投资,以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再比如:节目同质化现象屡见不鲜。在食品安全越来越得到重视的今天,老百姓开始讲究养生了,更愿意自己在家亲自下厨房,这样吃起来卫生、安全。于是全国媒体将众多目光都集中在了养生、美食节目上,节目同质化现象不言而喻,由此不难看出,重要的是不办什么节目,而是如何去办节目!此外,节目推广活动不足、节目时间资源受限、缺乏立体运用有效媒体资源等都是节目市场营销中易出现的问题。 针对提出的节目中存在的不足,结合MBA课堂学习到的市场营销知识,本文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功效优先策略即任何产品推向市场,它的功能性是第一重要的,广播节目也不例外,老百姓在节目中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信息,他们才会认为这个节目是好的;媒体组合策略是让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诸多媒体共同联手,立体出击,将广播节目作为产品更有效的投放市场以获得更多受众的青睐;此外,品牌提升策略、终端包装策略、目标人群策略等也有助于广播节目成功的推向市场。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222-F
【图文】:

广播电视台,辽宁,覆盖区域,节目


目前可接收人口数量可达3.〗亿,稳定的可接收家庭数为8200万户。在辽宁省内,辽宁卫视的覆盖率达到100%的城市和98%的乡镇,如图3.1所示。图3.1辽宁广播电视台节目覆盖区域图Fig 3.1 Liaoning broadcast TV programme coverage area map辽宁广播电视台广播8个模拟频率,全天播出192小时。目前分为新闻广播、-15 -

广播电视台,覆盖区域,辽宁,节目


建平、盘锦、崩卢i岛、缓中。并且,综合广播还通过蠡诺3号通讯卫星向全球发射,能够覆盖68个国家和地区,如图3.2所示。图3.2辽宁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节目覆盖区域图Fig 3.2 Liaoning integrated radio broadcasting stations covering regional map辽宁广播电视台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针,整合媒体资源,突出媒体特色,调整频道、频率结构,不断完善各套节目,加强统一的包装、编排,全力形成以卫星频道为领军和龙头的播出窗口,各频道、频率门类日趋齐全,特色日益彰显,-16-

中央台,辽宁,人员构成,情况


在沈阳地区,节目整体构成为三大主流台,即辽宁台、沈阳台和中央台,三台听众人员构成、平均收听分钟数等数据的整体情况如表3.1和图3.3—15所示。-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霞;石忠明;;差异化,广播发展的核心战略[J];新闻采编;2008年05期

2 张力文;;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策略[J];传媒;2010年08期

3 黄玉;英国广播公司的全球品牌意识与战略[J];电视研究;2000年12期

4 马瑞峰;广播节目市场化的现状与机遇[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08期

5 叶晓;;新媒体营销机遇[J];广告人;2011年03期

6 陈虹;;探索美国广播的制胜之道[J];新闻界;2008年06期

7 陈燕;;论广播媒体的整合营销策略[J];新闻世界;2010年S2期

8 孙岩;;新媒体背景下的营销变革[J];青年记者;2010年12期

9 陶大坤;;传媒品牌运营浅析[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08期

10 刘蒙;;美国广播新形态一瞥[J];山东视听(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2748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748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8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