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内酰胺—四丁基卤化铵离子液体水溶液吸收SO 2 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7 22:42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研究与应用。其特点主要有:毒性较小、挥发性低、可设计性高等。季铵盐类离子液体同样具有这些优点。本文以季铵盐类离子液体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表面性质进行了研究利用其吸收SO2,并对离子液体吸收SO2机理进行了研究。 本文研究了两种季铵盐类离子液体:己内酰胺-四丁基溴化铵离子液体(CPL-TBAB ILs)、己内酰胺-四丁基氟化铵离子液体(CPL-TBAF ILs)。对其水溶液吸收SO2前后的表面张力进行了测定,并利用水分测定、热重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分析、Raman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分子荧光光谱分析等分析手段探讨了上述两种离子液体水溶液吸收SO2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CPL-TBAB ILs水溶液及CPL-TBAF ILs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及其分别吸收SO2后的溶液的表面张力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逐渐下降。其吸收机理为:己内酰胺中的N-H与四丁基溴(氟)化铵中的Br(F)之间形成N-H Br(F)氢键,当其水溶液吸收SO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离子液体简介
1.2.1 离子液体的定义和分类
1.2.2 离子液体的性质
1.3 离子液体在净化 SO2中的应用
1.4 课题研究内容
1.5 课题创新点
第2章 己内酰胺-四丁基卤化铵离子液体水溶液理化性质研究
2.1 实验试剂、仪器及方法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己内酰胺-四丁基卤化铵离子液体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2.2.2 己内酰胺-四丁基卤化铵离子液体水溶液吸收 SO2后表面张力
2.2.3 离子液体水溶液的表面性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己内酰胺-四丁基卤化铵离子液体水溶液吸收 SO2机理研究
3.1 水分测定
3.1.1 实验原理
3.1.2 实验方法
3.1.3 结果与讨论
3.2 热重分析
3.2.1 实验原理
3.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果与讨论
3.3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3.3.1 实验原理
3.3.2 结果与讨论
3.4 红外光谱分析
3.4.1 实验原理
3.4.2 结果与讨论
3.5 Raman 光谱分析
3.5.1 实验原理
3.5.2 结果与讨论
3.6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3.6.1 实验原理
3.6.2 结果与讨论
3.7 分子荧光光谱分析
3.7.1 实验原理
3.7.2 结果与讨论
3.8 离子液体水溶液吸收 SO2的机理分析
3.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43907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离子液体简介
1.2.1 离子液体的定义和分类
1.2.2 离子液体的性质
1.3 离子液体在净化 SO2中的应用
1.4 课题研究内容
1.5 课题创新点
第2章 己内酰胺-四丁基卤化铵离子液体水溶液理化性质研究
2.1 实验试剂、仪器及方法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己内酰胺-四丁基卤化铵离子液体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2.2.2 己内酰胺-四丁基卤化铵离子液体水溶液吸收 SO2后表面张力
2.2.3 离子液体水溶液的表面性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己内酰胺-四丁基卤化铵离子液体水溶液吸收 SO2机理研究
3.1 水分测定
3.1.1 实验原理
3.1.2 实验方法
3.1.3 结果与讨论
3.2 热重分析
3.2.1 实验原理
3.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果与讨论
3.3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3.3.1 实验原理
3.3.2 结果与讨论
3.4 红外光谱分析
3.4.1 实验原理
3.4.2 结果与讨论
3.5 Raman 光谱分析
3.5.1 实验原理
3.5.2 结果与讨论
3.6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3.6.1 实验原理
3.6.2 结果与讨论
3.7 分子荧光光谱分析
3.7.1 实验原理
3.7.2 结果与讨论
3.8 离子液体水溶液吸收 SO2的机理分析
3.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43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4043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