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对环境风险源企业的环境管理研究 ——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5-05-20 00:24
企业环境保护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而对风险源企业的环境管理则是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风险源企业环境管理是一个复合概念,对它的研究包含两个分支,即对风险源的研究和对环境管理的研究。对风险源企业进行的环境管理并非仅仅是企业自身行为,它的内容涉及到了宏观层面,即我们常说的社会层次,同时又涉及到了微观层面,即通常所说的企业层面。在一个方面,企业是被管理的对象,而管理者是国家的环保机构;在另一方面,企业又是管理的主体,管理的对象是对企业的内部。宏观环境管理与微观环境管理又产生了复杂而又不乏协调性的互动。为了完成国家的宏观管理目标,必须在企业的微观层面成功进行环境管理;反之,企业推动微观环境管理必须获得足够的助力和保障,而这些助力和保障的前提是国家能够建立一个完善的宏观管理体制。由于风险源企业含有环境风险源这一特殊属性,还产生了环境应急管理这一新课题。影响风险源进行企业环境管理的因素有很多,可以分为体制环境、技术环境和利益相关者三大类。对风险源企业的环境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是改进管理理念、改革管理措施的重要环节。目前企业环境管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三种视角: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单个企业层面。本...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的目的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对环境风险源企业的管理研究
1.3.2 美国
1.3.3 欧盟
1.3.4 日本
1.3.5 个人
1.3.6 国内对环境风险源企业的管理研究
1.3.7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4.1 吴江地区社会经济情况
1.4.2 吴江地区环境风险源企业情况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
1.8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对环境风险源企业进行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2.1 环境风险源企业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
2.1.1 环境风险源企业的概念与内涵
2.1.2 环境风险源企业环境管理的概念
2.2 环境风险源企业环境管理的理论、体制与特点
2.2.1 环境风险源企业环境管理的理论
2.2.2 环境风险源企业环境管理的体制
2.2.3 环境风险源企业环境管理的特点
第三章 对环境风险源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现状
3.1 政府对吴江环境风险源企业的外部管理
3.1.1 政府对企业建设过程的环境管理
3.1.2 政府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
3.1.3 政府对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指导
3.2 政府对吴江环境风险源企业的内部管理
3.2.1 政府对环境风险源企业末端治理的管理
3.2.2 政府对环境风险源企业清洁生产的推动
3.2.3 政府对环境风险源企业规章制度体系的指导
3.3 政府与环境风险源企业的关系
3.3.1 理想的政企关系
3.3.2 吴江政企关系的演变
3.3.3 吴江地区建立合作关系的探索
第四章 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4.1 问题与成因
4.1.1 企业自身环境责任的缺失
4.1.2 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
4.1.3 环境应急机制亟需完善
4.1.4 行政管制措施失灵
4.2 影响因子分析
4.2.1 体制环境因素
4.2.2 法规性压力
4.2.3 规范性压力
4.2.4 认知(竞争)性压力
4.2.5 技术环境因素
4.2.6 技术
4.2.7 绿色技术
4.2.8 绿色技术环境
4.2.9 利益驱动因素
4.2.10 对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的控制因素
第五章 对吴江区环境风险源企业环境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5.1 吴江区强化环境风险源企业环境管理的几项进程
5.1.1 环境安全标准化建设
5.1.2 推广ISO12000标准认证
5.1.3 进一步推广清洁生产
5.2 对环境风险源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改进建议
5.2.1 创新政府管理模式
5.2.2 规范企业内部管理
5.2.3 扶持循环经济产业
5.2.4 强制推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4046555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的目的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对环境风险源企业的管理研究
1.3.2 美国
1.3.3 欧盟
1.3.4 日本
1.3.5 个人
1.3.6 国内对环境风险源企业的管理研究
1.3.7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4.1 吴江地区社会经济情况
1.4.2 吴江地区环境风险源企业情况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
1.8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对环境风险源企业进行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2.1 环境风险源企业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
2.1.1 环境风险源企业的概念与内涵
2.1.2 环境风险源企业环境管理的概念
2.2 环境风险源企业环境管理的理论、体制与特点
2.2.1 环境风险源企业环境管理的理论
2.2.2 环境风险源企业环境管理的体制
2.2.3 环境风险源企业环境管理的特点
第三章 对环境风险源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现状
3.1 政府对吴江环境风险源企业的外部管理
3.1.1 政府对企业建设过程的环境管理
3.1.2 政府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
3.1.3 政府对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指导
3.2 政府对吴江环境风险源企业的内部管理
3.2.1 政府对环境风险源企业末端治理的管理
3.2.2 政府对环境风险源企业清洁生产的推动
3.2.3 政府对环境风险源企业规章制度体系的指导
3.3 政府与环境风险源企业的关系
3.3.1 理想的政企关系
3.3.2 吴江政企关系的演变
3.3.3 吴江地区建立合作关系的探索
第四章 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4.1 问题与成因
4.1.1 企业自身环境责任的缺失
4.1.2 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
4.1.3 环境应急机制亟需完善
4.1.4 行政管制措施失灵
4.2 影响因子分析
4.2.1 体制环境因素
4.2.2 法规性压力
4.2.3 规范性压力
4.2.4 认知(竞争)性压力
4.2.5 技术环境因素
4.2.6 技术
4.2.7 绿色技术
4.2.8 绿色技术环境
4.2.9 利益驱动因素
4.2.10 对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的控制因素
第五章 对吴江区环境风险源企业环境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5.1 吴江区强化环境风险源企业环境管理的几项进程
5.1.1 环境安全标准化建设
5.1.2 推广ISO12000标准认证
5.1.3 进一步推广清洁生产
5.2 对环境风险源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改进建议
5.2.1 创新政府管理模式
5.2.2 规范企业内部管理
5.2.3 扶持循环经济产业
5.2.4 强制推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4046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4046555.html